信息中心

畅谈人工智能简史 探索机器人发展|SYS·博约讲堂暨第79期南客学术论坛讲座开讲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9-27

讲座现场大合影

2023年9月20日晚,华南理工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第五季第一期SYS·博约讲堂暨第79期南客学术论坛讲座在D1-b110报告厅顺利举行。活动由共青团华南理工大学委员会和广州国际校区学生事务办公室主办,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承办,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新西兰工程院院士、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院长陈小奇在活动中做了主题为《人工智能简史和未来展望》的讲座,校团委书记朱泳媚、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征出席活动。

主讲人 陈小奇院士

陈院士从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切入,对中外智能+战略规划展开详细介绍。随着世界正式进入工业4.0信息物联时代,各个国家相继发布了人工智能的相关法案,我国更是印发《“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力争实现2035年规上制造业普及数字化的战略目标。陈院士指出,人工智能的市场蓬勃发展,其赋能的领域愈加广泛,不仅应用于制造业、农业等经济发展领域,更是聚焦于医疗健康、养老服务等社会民生领域。在未来,以仿人机器人为首的十大机器人前沿技术,将给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更多价值。随后,院士结合自身科研经历分析了仿人机器人的技术难点和市场需求,并软体机器人和微纳机器人展开介绍。

对于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未来,陈院士提出了几点思考。一是如何使智能机器人走进各行各业、千家万户,服务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二是如何迎接技术上的挑战,拓宽机器人的使用领域;三是如何面对机器人高速发展中带来的道德伦理的挑战,真正让机器人成为人类社会的“好帮手”。

现场观众提问

讲座的最后,同学们就机器人在替代人类工作和医疗领域机器人的作用等方面展开思考并积极提问。陈院士指出,机器人是对人类重复性工作的解放,在减少难度较低的工作岗位的同时,也创造了更需要技能的工作机会,人类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才不会被高度智能化的时代淘汰。同时,他也期待在未来的医疗领域,机器人能够提供更多可能性,提升诊疗的精准度和成功率。随后,学生代表为陈院士送上南客学术论坛的纪念牌。

学生代表赠送纪念碑

本次讲座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陈院士寄希望于全体同学,希望大家胸怀理想,凝心聚力,练就过硬本领,勇担时代大任,抓住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时代机遇。(图文/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