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4日,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成功举办了首届“新工科教育”设计成果展。该活动成功吸引了来自校内外近200名领导嘉宾、媒体企业、师生家长们的参与。
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陶韶菁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学生事务办副书记陈翠峰,教学与全球事务办项聪主任,马宁副主任,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副院长谢龙汉教授出席了本次活动。
全英答辩现场
1月4日上午,学院同学们身着正装,以小组为单位对作品进行了全英答辩。全英答辩是“新工科教育”设计成果展的重要环节,该环节旨在为同学们提供了表达和交流的机会,同时锻炼同学们展示技术工作成果的能力。精彩的答辩让在场的家长和观众了解到一个个作品背后的故事:有汗水也有快乐,有分歧但仍然团结,有付出才有收获。在作品的设计过程中,大家各自分工,从结构设计到物料采购,从程序编写到功能测试,团队的力量让每个人都不再孤军奋战,而是在技术交流中充分提高效率。在Q&A环节中,面对评审老师的问题,各个成员也在相互配合、补充中从容应对。
全英答辩现场
Design Expo
1月4日下午,成果展迎来了最为激动人心的“机器人比赛”环节。该环节要求每组学生自行设计机器人,使得机器人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更多的“货物”搬运工作。在整个过程中,现场的观众不时爆发出各种惊叫和欢呼声,气氛紧张而活跃。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
赛前最后的调试
激烈的比赛现场
在紧张的比赛环节之后,进入到了学生们的文艺表演环节。学院大一学生尹明荟等人为现场所有的观众深情演唱了《晴天》、《飘向北方》、《工导之路》等歌曲,现场的观众无不为同学们的出色表演所鼓掌欢呼。
嗨爆全场的表演
学校党委副书记陶韶菁教授在分别为E.T、Engineering Master和Hurry Up 3支队伍颁发了金、银、铜奖,并致辞。她欣慰地说,通过本次Expo活动,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在“新工科F计划”中走出了自己独特的道路。“新工科教育”成果展在师生大合影中落下了帷幕。
校党委副书记陶韶菁教授为获奖队伍颁奖并致辞
学生展示作品
学生创新团队
活动介绍
作为华南理工大学“新工科教育”的首批践行者,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积极筹划和设计了本次教育成果展及其背后的培养体系。本次教育成果展主要展示了该大一专业基础课《工程导论》在开展三个多月来所取得的丰富教学成果。作为该学院为学生提供的第一门技术类课程,《工程导论》课程采用全英文授课、全新的课程组织方式、具有多学科交叉特征的课程内容,以及过程性的考核方式。本次教育成果展的成功举办是学院新工科教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对学院学科交叉人才的培养模式、教学组织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探索,在打造智能产业和技术最新发展趋势的前沿专题课程方面积累了重要经验。
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在传承和发扬华南理工大学优良学风的基础上,引进世界名校密西根大学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方法,为学生提供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新工科教育。在华南理工大学新工科“F计划”建设计划的指引下,学院在校内首创“导生制”,即导师主导课堂内学习型实践,研究生“导生”负责课堂外的练习型实践。从理论学习和动手实践两方面为暂无任何工程基础的大一新生保驾护航。在学院提供给的“教授-导生-助教”的全方位的教学服务体系的支持下,通过“实践-考评-反思-提升”的螺旋式考核机制,课程逐步提升实践难度,以此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度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创造力、领导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通讯员:刘科呈 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