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战线专栏一:
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
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把统一战线和统战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重要法宝作用,凝聚共识、凝聚智慧,为夺取各项事业胜利提供了不竭力量。
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华南理工大学各民主党派、统战团体从建校初期到要现在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学校所取得的每一个成就与每一点进步,都凝聚了一代代统战成员的辛勤付出甚至毕生精力,他们与学校党委勠力同心、携手奋进,共同走过了不平凡的光辉历程,共同谱写了学校统战工作新篇章。
近期,华园统战推出“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专栏,与大家一起来分享我校各民主党派、统战团体与中国共产党同舟共济的故事,敬请关注。
知联会:传承赤子心 践行爱国情
筚路蓝缕 奠基立业
1952年,举华南地区工科之精粹的华南工学院在广州成立,多位无党派人士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本着一颗赤忱的爱国之心,投身这所高等院校的教育建设。
华南工学院第一任院长、无党派人士罗明燏教授在当时是学校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之一。他曾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同时攻读航空和土木两个专业,毕业之后,毅然放弃美国的高薪工作,归国投身教育事业。他在航空、土木、造船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被誉为“海陆空专家”。他为国家设计了200多项工程,却分文不取。同时,他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躬身三尺讲台,对学生言传身教,并且坚持“办大学就要创一流”的办学理念,打造了学校发展的高起点,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期加入华工的无党派人士冯秉铨教授也是一位有着赤忱爱国之心的学者。抗日战争时期,在哈佛攻读博士学位的他积极动员哈佛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声援祖国的抗日战争,通过发表演说、募捐、义卖等行动支持祖国。1946年,为了更好地支持中国的教育事业,他辞去哈佛大学的职务,归国推动无线电专业的发展。在1952年进入华南工学院之后,冯教授领衔创建了华工无线电系。在相关专业教师人才紧缺的情况下,他连续5年一人开设12门专业课与基础课,高负荷工作,直到培养出中国新一代的无线电技术人才。用了10多年,将无线电系成功发展为全校最大、最强的学系,并且主持研制了华南第一台模拟电子计算机和我国第一台俄汉文自动翻译机。
我国著名的硫酸专家,无党派人士李敦化教授也是华南工学院筹备委员会委员之一。李教授1911年留学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1921年归国,是中山大学工学院的创办人之一。他在中国硫酸工业化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归国第八年就主持了我国最早的硫酸厂之一--梧州硫酸厂,解决了许多技术关键问题,首次实现了利用国产硫铁矿生产硫酸,在工业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抗战时期,在硫酸、盐酸等化工产品紧需的情况下,他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克服困难生产了一批又一批的紧急化工物资满足中国的需要。他长期致力于硫酸生产催化剂的研究,著有《硫酸制造法》等书,且翻译引入国外的硫酸制造书籍,不断培养化工人才投身中国的化工行业。同时,李教授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党的领导,注重政治学习并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曾多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常委,积极推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作为华工建筑系“三老”之一的唯一一位无党派人士陈伯奇先生亦是在1952年投身华工建设的学者之一。当时的中国本土建筑师极其匮乏,建筑教育体制还处于萌芽阶段,亟需大量的建筑人才撑起中国建筑界的脊梁。有着日本、德国丰富求学经验的陈伯奇教授学成之后便归国投身国内建筑教育事业,一生主持、参与及指导设计的工程达到100多项,培养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工建筑系教师。除了本职的教育工作,他也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成功当选省第二、三届政协委员。
继往开来,共筑未来
在党的领导、多党派人员的协助以及党外人员的共同努力之下,华工步入稳定上升阶段,仅仅用了八年的时间就成功跻身于全国重点大学之列。步入新世纪之后,为了紧扣人才强校战略,更好推动广东省经济、科技以及政治领域的发展,华工无党派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2019年12月份,党外知识分子联合成立了华工知联会。
华南理工大学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是由校党委领导,党委统战部指导,无党派高级知识分子为主体自愿组成的,具有统战性、知识性、联谊性和服务性的群众团体,是党联系党外知识分子的桥梁和纽带,是开展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重要载体,是党外知识分子之家。
担任华工知联会名誉会长的是无党派人士何镜堂院士,他是土生土长的华工人,在1956年考入华南工学院的建筑系,师从华工建筑“三老”之一的夏昌世教授,并在1983年加入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何镜堂先生先后主持了50多项国家特级和一级重大工程的设计项目,在国内的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他的作品,如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天津博物馆、钱学森纪念馆、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等。1999年,何镜堂先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华工的第一位院士。如今,年过八旬的他仍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热情、教育热情以及爱国热情,在华工知联会成立的致辞当中,亦真切表达了团结凝聚广大党外知识分子力量,为建设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贡献的愿景。
担任华工知联会会长的是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黄飞教授。黄飞教授主要从事有机电子领域相关的研究工作,在职期间获得多个创新性成果,并于2011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的支持。
来自化学与化工学院的祝诗发教授担任知联会副会长,祝诗发教授主要从事有机合成化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和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项目支持。除了黄飞、祝诗发教授,还有许多其它学科领域的顶尖人才加入到这支队伍当中,包括数学学院温奂尧教授等等。
团结奋进 贡献力量
虽然华南理工大学知联会的组建时间尚短,经验尚浅,但是在学校党委统战部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工作,如成员积极参加省委统战部组织的各类培训,提升自身理论水平;到兄弟院校调研,学习知联会发挥功用的宝贵经验;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向老一辈无党派人士学习。同时团结更多党外优秀青年人才,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贡献自身力量,努力打造一流智库,深入企业一线调研,积极为企业出谋划策、贡献智慧,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学校党外知识分子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用科技做燃料助推祖国的起飞,用知识做动力引领华工的前进。知联会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认真履行学习教育、培养人才、建言献策、服务社会、联谊交友的职能,更好地推动广东科技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发展,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文/华南理工大学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
编辑/党委统战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