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战线专栏二: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永远跟党走
凝聚智慧,创造辉煌。以中高级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始终坚持爱国初心,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自身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等优势,为各领域发展提出真知灼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保驾护航。
使命召唤、责任在肩。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统一战线在中国共产党百年的辉煌历史中一直发挥着法宝作用。华南理工大学各民主党派及其成员,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府参事,侨联、港澳联、知联会的成员,以及其他党外代表人士,一直为学校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为祖国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近期,华园统战推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永远跟党走”专栏,从我校众多位优秀的党外代表人士中挑选出十位代表来与大家分享在党的指引和培养下成长的心路历程,敬请关注。
传递中国话,书写爱国情
学(用)好中文,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
安 然
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爱国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社会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对每个个人来说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华工现任侨联主席安然,从小喜欢阅读中外文学作品,喜欢诵读唐诗宋词,深受中国文化熏陶。优美的文字与诗句,推动着她为中华文化的弘扬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传递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是她始终追求的目标和理想,也是她践行爱国主义的实际行动。而安然对中文的海外传承和推广兴趣,是在20多年前做访问学者时开始的。
传承发扬汉语,推广汉字文化
1995年,英国雷丁有16个家庭来自中国大陆。这16对父母基本上是在雷丁大学工作的博士后和攻读学位博士生,都是经过严格选拔出国的精英。他们特别看重子女的教育,尤其是子女在异国他乡的中文学习。安然正是那一年作为访问学者来到了雷丁大学,一年后拿到雷丁大学奖学金攻读多元文化教育的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几年后她获得了英国永久居留身份。
英国提倡多元文化教育,那个时候的中文学校,都是以来自香港的华人为主,他们教授粤语和繁体字。怀着对祖国以及汉语的深厚情感,这批来自大陆的学者家庭,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共识,那就是必须学习简体字普通话。于是,在李丁民博士的倡导和推动下,与时任雷丁中文学校的校长詹灶发博士沟通协商,成立了第一个普通话简体字班。
在1995年9月的开班仪式上,中国大使馆参赞到场祝贺,詹校长和雷丁大学学联的代表均发表致辞,标志着雷丁大学正式开始了普通话简体字教学,而安然成了第一名义务教学的普通话简体字班老师,一教就是4年。当年没有课本,第一年的课本来自于家长们复印的教材,第二年托人从国内带来了纸质小学教材,而部分阅读材料则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在艰苦的条件下,以安然为代表的中文老师仍然心怀爱国情,不畏困难,希望尽己所能将汉语继续弘扬。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逐步提升,普通话简体字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普通话教学也越来越受重视。如今,雷丁中文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具有21个普通话教学班,20余位专职教师和数十位教师志愿者,成为英国成功保持母语的中文学校之一。回想起当年一批来自中国大陆的学子为了让下一代保持母语学习、坚持和共同维护的种种艰辛和初心,安然感慨万千,她说正是这份对祖国的情怀,以及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支撑老师们一直走下去。她的博士论文《两种语言与文化下的学习》就有一章专门谈到这个中文学校的发展历史,普通话简体字班的成长史。
除了义务担任雷丁中文学校的兼职老师,安然还积极参与全英学联的工作。1997年,安然任全英学联教育部长。为庆祝香港回归,在驻英使馆教育处的支持和全英学联的策划下,以“爱国热忱、溢于诗赋、回归盛世、共谱新篇”为主题开展了全英学联首届中文作文比赛。孩子们用稚嫩的中文撰写作文并且进行朗诵,时任驻英大使马振岗和教育参赞王百哲都参加了朗诵与获奖颁授仪式。25年前,在英伦大地上就已经唱响起中文诵读声,优美的中文韵律就已经在孩子们心中刻痕。朗朗读书声,传递的不仅是优秀的汉语文化,更再次激起了中华儿女浓浓的爱国情怀,激励我们继续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弘扬海外。

图:作文比赛现场
图:安然与语言学家金立贤教授在审阅参赛作文材料
图:作文比赛获胜的小朋友
1997年,作为全英学联教育部长,安然还组织召开了首届中文教育研讨会,共同探讨作为母语的中文学习问题。来自英伦三岛中文学校的老师们纷纷来参会,大家共同探讨交流。
图:全英中文教育研讨会
2004年,安然作为“特聘院长”引进到华南理工大学,创办国际教育学院。怀着一颗热忱的爱国之心,安然开始了白手起家的国际教育学院创建。安然在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也一直关注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问题,关注孔子学院的发展,关注中文在世界范围的推广与应用。
建设孔子学院,推进“一带一路”
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孔子学院跨文化传播与管理研究”的首席专家,安然带领研究团队走遍了世界五大洲,五十多个极具代表性和区域特性的孔子学院与课堂,积累了近几百万字的访谈材料,通过对一个个真实孔子学院及在孔子学院工作的三大人群(院长、教师和志愿者)的描写,展示了一个个真实鲜活的孔子学院。安然的研究团队以跨文化学科视角深入分析孔子学院运行过程中的发展变化和面临的挑战。
通过研究发现,以孔子学院为代表的中外合作教育机构已经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国际性品牌,中文学习的需求也在不断高涨,中文的文化经济价值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认可。在马达加斯加塔马塔夫,安然团队去了当地的一所华侨学校,这所学校已有80余年的建校历史,学校的发展与壮大充分见证了中文在当地的传播与传承,学校每周一上午都要升五星红旗,以铭记自己的根。
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落地实施,中文专业在很多沿线国家火了,“中国书香”打开了“一带一路”出版市场,中国影视剧走进了沿线国家民众的生活,中文教育的需求和推广规模进一步扩大。人文精神烘托的经济合作和开放发展彰显了文化的力量,民心相通汇聚了发展的希望。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

图:马达加斯加塔马塔夫华侨学校
图:安然与马达加斯加塔马塔夫华侨学校校长和塔马塔夫孔子学院孔子学院院长合照
设置“汉字节”,助力文化走出去
在多元文化日渐交融的国际环境下,关注华侨同胞和中华文化走出去成为国家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就个人而言,安然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积极建言献策,建议将“汉字节”作为中华文化传播与推广的新起点。
在多元文化冲击下,维护自身文化的特殊性和融入多元文化的世界,是文化发展的必经之路。提倡设立“汉字节”和对外推广汉字使用,并不是仅仅为了推广中文和汉字,传承优秀中华文化,更是着眼于提升文化自信和国际话语权的构建,最终助力中华文化走出去,中国故事被看见,中国声音得到倾听,为世界文明多样性贡献中国智慧。将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传递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这也是安然的初心与使命。
通过设置汉字节,更好地传承我们的优秀文化。汉字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体现着“跨越时空、跨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应“激活其生命力”。自产生以来,汉字一直承担着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塑造与滋养中华各民族人民精神的作用,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设置汉字节,更好地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这不仅是中国的巨大变化,也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更是体现了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巨大贡献。中国要想在国际交流中坚持民族文化特色,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传递价值观念体系,还必须提升中文的影响力。提倡设置汉字节,就是一种提升影响力的彰显形式和表达方式。
通过设置汉字节,让我们为世界文明多样性贡献中国智慧。2010年起,联合国将每年中国农历的“谷雨”节气设定为中文日,在全世界推介汉字和中华文化,中文也已经正式成为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官方语言。这一系列活动表明中文在国际社会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中文的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该主动推介汉语和中文,进一步重视语言文字工作,尤其是对外的推广和教育工作,构建更为开放、包容的文化建设价值观,从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到文化自强,为全球包容性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安然表示:“回国这些年来,见证了祖国的壮大也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虽然自己是一名归侨无党派人士,但没有感到丝毫的边缘感,无论是科研还是教学,无论是行政工作还是各项政治活动,都身在其中,并在其中感受到国家的发展和进步。骄傲自己是参与者也是贡献者。”
安然觉得自己很幸运当年选择了回国,跟上了祖国腾飞的步伐,认为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了历经了耕耘,品尝了收获。从事留学生教育,让她更加懂得包容,懂得尊重差异,在差异中加强引导,彰显中华文化的笃定厚重,以及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
悄悄地回来了,默默地奉献了,缓缓地成长了,感恩的心永在。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安然表示愿意担当好中国故事的传播者,讲好中国故事,将热爱融入忠诚与奉献,踏踏实实地为国家发展竭尽所能。
图文/华南理工大学归国华侨联合会
编辑/党委统战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