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5日,第12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在广东广州开幕。6月16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第128场广州市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新闻发布会,介绍广交会中的科技力量,以及广州科技发展状况及未来在展会场景应用情况。民革华南理工大学支部党员、电子与信息学院教授车文荃参加了新闻发布会并解读了广州科技发展状况及未来在展会场景应用情况。
车文荃表示2020年是艰难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大家曾经习以为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模式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很多行业都在承受疫情冲击带来的阵痛。但是,2020年又是一个转折之年,每个人都在亲身经历从线下到线上,从面对面到屏到屏的转变。幸运的是,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为这些转变提供了重要的支撑。6月15日拉开帷幕的第127届云上广交会,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支撑“网上广交会”得以实现的,一方面是政府的强力推动,另一方面是充满活力的中国互联网产业,以及持续推进的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这次广交会,采用网上展示、直播推介、供采对接、在线洽谈等多种模式,突破了空间的限制,创造了一个展会的全新模式。这背后,需要强大的技术平台的支撑。从线下转移到线上,是一个三维立体的展示方式,需要清晰的视频、图片,需要流畅实时的互动交流,同时,多人在线、多设备接入,这些都是对互联网、大数据、移动通信等技术的考验。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很多行业和技术都是围绕数据链条来开展的。从数据感知,到数据传输,再到数据存储和数据处理,再到数据传输。在这个链条当中,移动通信技术发挥的主要就是数据传输的作用。如果没有高速率的通信技术的支撑,需要高清视频、多设备接入和多人实时的双向互动等性能的应用就很难实现。
目前中美技术竞争的焦点之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相比前四代移动通信技术,5G移动通信技术与众不同。
第一,5G不是4G的简单升级。5G是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特点是广覆盖、大连接、低时延、高可靠。和4G相比,5G峰值速率提高30倍,用户体验速率提高10倍,频谱效率提升3倍,无线接口延时减少90%,连接密度提高10倍,能效和流量密度均提高100倍,能够支持移动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的诸多应用。
第二, 5G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相比前4代移动通信技术,5G最重要的变化是从面向个人(B2C)扩展到面向产业(B2B)。5G对个人通信服务当然会有很大的提升,但真正的强项并不是像3G、4G那样直接服务于消费,而是服务于企业,为新一轮产业革命需要的万物互联提供不可或缺的高速、巨量和低延时连接。因此,5G不仅仅是单纯的通信技术,更是一种重要的“基础设施”。根据美国麦肯锡公司发布的报告《5G时代:先进电子和工业公司的新视野》的分析,2022年5G的使用才开始逐步使用毫米波系统,到2035年左右5G使用将达到高峰。5G的应用将主要在以下7大领域: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能电网、智能办公、智慧安保、远程医疗与保健、商业零售。在这7大领域中,预计5G组件有接近50%将被应用到智能制造,其次是智慧城市建设,大约是18.7%。
第三,5G与人工智能的发展密切相关。5G之所以重要,还不仅仅是前面提到的对智能制造等行业升级换代的极大推动,它和人工智能的下一步发展有直接的关联。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用例和数据,5G物联网能够提供学习的数据量是4G根本无法相比的。可以说,5G物联网的发达和领先程度,对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和发展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这次云上广交会的召开,让大家充分体会到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于行业升级换代的推动作用。目前广东省和广州市已经发布了针对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中远期发展规划,并且在经费和政策等多方面给与了很多的支持。华南理工大学毫米波与太赫兹省重点实验室正在承担5G方向的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项目,实验室主任薛泉教授是总负责人,他也是国家6G总体技术专家组成员。团队希望能够在核心芯片和天线技术等方面做出一些创新性成果,为我国的5G建设做出贡献。
文字来源:新华网 受访者本人 图/羊城晚报 编辑/党委统战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