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布

当前位置:首页  统战动态

习近平代表来到广东团!华南理工人的发言被他点赞

时间:2018-03-14单位:统战部浏览量:477

分享到

3月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参加审议,回应了代表们的发言并作了重要讲话。现场发言和参加讨论的代表中,就有多位来自华南理工大学。

习近平总书记讲话 


向总书记报告:梦想在改革和奋斗中实现:1996年,一位33岁的东莞创业者刚刚接手一家濒临破产的企业。他的梦想是自己的产品能像它们取名的那位旅行家一样走遍全世界。2008年,一位28岁的留美生物医学博士回到广州,当时国内的高端植入医疗器械领域几乎全被进口产业垄断,他的梦想是学成报国,打破这一垄断。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给了他们实现梦想的舞台。若干年后,这两个梦想家,已经可以清晰触摸到自己的梦想。

一个做成了行业排名第一、远销欧美的马可波罗磁砖,他叫黄建平,1985年本科毕业于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无机材料系陶瓷专业。一个实现了生物3D打印技术在全球软组织修复领域的首次产业化,他叫袁玉宇,2002年本科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工程专业。

3月7日上午,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他们坐在了同一个会场,在发言时不约而同地回忆起前些年与习近平的见面。在他们实现梦想的路上,有着总书记的殷殷关切。

安然:倡导推动海外华人心向祖国


华南理工大学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国际教育学院安然教授作为广东代表团一员,参加了此次会议并同习总书记握手问候。安然表示:习总书记的讲话朴实无华却催人奋进,引人思考又不失风趣,令自己倍受鼓舞。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谈到,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他要求广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

作为归侨代表,安然认为六千万海外华人中不乏高端人才,作为华侨大省,广东应该积极倡导推动国家在这方面出台系列政策措施、法律法规,更广泛地吸引海外华人及其后代心向祖国,以各种方式为中国的伟大复兴做出他们独特的贡献。

袁玉宇:推动产业创新和人才发展


袁玉宇代表在发言时分享了一堂特殊的党课。2012年5月,他参加了中央党校的培训。在开班典礼上,时任中央党校校长的习近平亲自讲课,题目是“实事求是”。听完这堂党课后,袁玉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2013年他正式成为一名党员,去年还兼任了共青团广东省委副书记。

袁玉宇在发言中回忆了自己作为归国创业人员,这十年来所走过的不平凡的创业之路。他感慨自己赶上了好的机遇,好的政策,使自己的科研成果在国内迅速实现了产业化。他还提出两条建议:希望国家保持海外人才引进的力度,希望从产业发展全链条的角度加大对创新的支持。

习近平认真听取了袁玉宇关于推进产业创新和充分用好人才的发言。当即回应了袁玉宇的建议。他说,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是不可能真正强大起来的,只能是大而不强。强起来靠创新,创新靠人才。人才政策、创新机制都是下一步改革的重点。总书记说,看到你们回来在这里健康地发展我很欣慰。现在有了天时地利人和,中国的向心力、吸引力更大了。本土人才、海归人才要并用并重,使他们在报效祖国中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黄建平:以党建文化引领民营企业文化建设


黄建平代表在发言时回忆起10年前的2008年7月,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到广东考察时曾到访他们公司,专门了解民营企业的党建情况。

在3月7日的发言中,黄建平提出了他思考的一个命题:如何保持企业稳健发展乃至成为百年老店?他从中国共产党这个不断创新的“团队”得到启示,用党建文化引领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他向总书记报告,唯美公司搞党建,不是搞“面子工程”,而是做成了企业的脊梁和风骨。

习近平总书记肯定了他们的做法。表示民营企业搞党建不是一种形式的、功利的想法,要真正拥护党的理念,做到心中有党。贯彻执行党中央提出的新发展理念可以助推企业发展。他强调,对企业来说,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才是阳关大道。(来源:华南理工大学新闻网  编辑:党委统战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