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广东省政协委员、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李汴生在接受人民网《代表委员有话说》栏目组专访时表示,传统食品的工业化是客观趋势,很大可能还有利于其继续发扬光大;人们也无需对食品添加剂过分紧张,危害人身体健康的只是非法添加物而已。
在谈到传统食品与现代工业是否可以共生这个问题上,李汴生认为答案不仅是肯定的,而且是有利的。他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需求扩大,这些企业必须要扩大规模,提高效益。传统食品行业的工业化,只要有机结合传统食品原来的特色,就有望让传统食品继续发扬光大。”据了解,由李汴生任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的广东省食品学会,在2013年已成功制定出广东省传统食品“西樵大饼”的正宗制作标准,此举获得广东省卫生厅、佛山市西樵镇政府等有关部门的认可,学界亦认为此系保护“西樵大饼”的有力之举。
李汴生还表示,食品添加剂被“污名化”实在是有些“无辜”。凡是能叫食品添加剂的,都是经国家、国际有关部门严格审批过,允许加入食品的,都是有通过安全测评的。“我们吃的东西,很少有不含食品添加剂的。”而造成食品安全事件的,严格上来讲应该叫“非法添加物”。李汴生指出,比方说大名鼎鼎的“苏丹红”、“三聚氰胺”等,实际上完全不可用。非法添加物一定要打击,前提是大家要明白它与食品添加剂的区别。
关于洋快餐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李汴生表示,比之于唏嘘洋快餐的中国“沦陷”记,还不如我们自己反思一下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是否得当。“其实单从技术层面来看,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只是到了我们国家,有些制定得很好的规则,不见得就得到了好的执行。”他认为,很多食品安全问题都出在具体的细节上,企业当为第一负责人,只去指责洋快餐或监管部门有些本末倒置。
谈及武汉转基因大米事件,李汴生说,央视记者之所以能随机抽检就能发现不少“隐身”转基因食品,主要还跟企业没认真执行国家关于“转基因食品应标注清楚”的规定有关。“我们国家在转基因食品最开始引入国内时,就要求应有标识,由于种种原因,现实情况是多数企业都没能认真执行。”
关于广东全面推行“冰鲜鸡”,李汴生认为,推行“冰鲜鸡”是应有之举,“我们必须做出一些改变。一方面,政府关停活禽市场,防控H7N9疫情的效果立竿见影,这是出于公共安全的考虑;另一方面, 现在的冷藏冷冻技术已经可以很好地保持新鲜度了,若非专业的食客,并不能吃出什么大的区别。”他还指出,政府既不应操之过急,又不能“一刀切”,即不应完全扼杀活鸡市场。“将来最好的局面就是,对口感有更高要求的民众,可以有途径购买到活鸡现杀现做,只是没现在这样大规模罢了。”(华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