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好多的一条路啊,有多少城市,就有多少你;有多少你,就有多少城市……”泰国留学生刘尊朗诵的这篇《中山路》发音清晰,节奏准确,饱含感情,赢来全场热烈的掌声。而在台侧,即将出场的苏丹留学生奥斯曼则为曹操名篇《短歌行》做着最后的练习……
23日下午,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举行孙中山文化讲座暨留学生诗歌朗诵比赛,教育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司巡视员刘宝利,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朱敏,省侨联副主席华清文,省作协副主席杨克,省教育厅、省侨办、南方日报社及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活动,来自美国、俄罗斯、德国、喀麦隆、越南、哈萨克斯坦等17个国家的40多位留学生登台演出。
朱敏在致辞中表示,促进和提升国际化水平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学校一直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并积极发展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研究。在为留学生提供高水平的教学课程外,学校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文化体验活动,增强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国情的教育,让留学生在体验中感知,在感知中提升,从而达到对中国的了解和热爱。
刘宝利在讲话中对华工的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他指出,以政治文化领袖开启留学生对孙中山文化的认知,颇具新意。希望国际教育学院以此为契机,继续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让留学生在对中国诗歌之美、文化之美感悟的过程中,加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唐装、旗袍、中山装,《论语》、唐诗、宋词,诗歌朗诵比赛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而热烈欢快的俄罗斯舞蹈、原汁原味的普希金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六种语言朗诵的《中山魂》又让朗诵比赛体现出中西文化的广泛交流。经过激烈角逐,来自蒙古的曹乐孟同学以一首深情动人的《亲水谷》获得一等奖。
为让留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孙中山先生的精神,学院特别邀请了中山市政协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丘树宏在赛后作了“‘孙中山文化’浅说”专题讲座,通过交响音诗、歌曲视频、PPT等手段形象地诠释了孙中山文化的内涵,分析了孙中山文化与中山发展模式之间的联系。
“对着孙中山这样的伟人,我有很多感想。我们要向他学习,‘一心想着劳苦大众’,‘一心为着人类共荣’。” 来自越南的留学生丁氏黄兰这样说:“他的思想对我产生了极大影响。我明确了来中国留学的目的——学好汉语,了解中国文化,架设中越友好之桥,充当中越和平使者,最终为人类的和平与自由贡献自己的青春与力量。”(党委统战部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