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学习,勇于创新,协调发展
  •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06-12-19
  • 浏览量:581

           

           个人照                        和同学在激烈讨论论文内容

 

郑作伟,男,电力学院03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高中毕业于广东省汕头市潮阳林百欣中学。

附:在校期间获奖情况

国际级:Win Successful Participant in the ICM in 2006 (团体)

国家级:2005年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广东赛区一等奖,全国二等奖 (团体)

国家级:以第一作者撰写的学术论文被中文核心刊物《微特电机》收录

国家级:2003-2004学年度获国家奖学金

学校级:2005-2006学年度华南理工大学学习标兵

学校级:2005-2006学年度华南理工大学优秀三好学生

学校级:2005-2006学年度华南理工大学西门子奖学金

学校级:2004-2005学年度华南理工大学三好学生

学校级:2003-2004学年度华南理工大学三好学生

学校级:2005年华南理工大学数学模型竞赛一等奖 (个人)

学校级:大一和大二连续两次获得华南理工大学优秀共青团员

学院级:大三获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优秀共产党员

 

一、学习动力

1. 对新知识的喜欢

兴趣是人做事源源不断的动力,学习也不例外。我总是喜欢发掘生活中某种物品或者某项服务的不足,并尝试着用自己的能力去解决它。然而实际生活中很多物品和服务的不足都不是我当时的能力所能够解决的,因此我很喜欢新的知识,期望能够学习到有用的知识来解决实际中的问题。这样我对学习就有了很大的兴趣,从而能够很好地学习很多课程。

2. 社会的需要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在社会上能够更好地生存与发展。我是学习电力专业的,为了使自己能够在电力行业有所作为,我必须博学电力相关的知识。电力系统具有高电压、大电流、强辐射等危险因素,因此电力行业不能像其他行业一样以追求高利润作为目标,而应把安全运行作为第一要务。作为将来的电力运行人员,我现在就必须扎扎实实地学好电力知识,对电力方面的知识不能有一点马虎。

3. 对来之不易的上大学机会的感激

我深知学习是学生的本职工作,更知道我在大学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是父母辛辛苦苦的血汗钱换来了我的大学生活,如果我不好好学习,我将对不起他们,一个连自己父母都对不起的人还有什么资格立足于社会呢?由于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即使家里再努力也很难解决我大学的各项费用,是社会爱心人士的亲切关怀使我解决了大学生活的经济困难,如果我不好好学习,也将对不起他们,一个连帮助过自己的人都对不起的人还有什么资格立信于社会?因此,为了让家人的付出有所回报,为了不让那些帮助过我的人失望,我在大学期间学习认真刻苦!

4. 华工优越的学习环境和实践环境的影响

清晨校园里书声朗朗,白天教室里聚精会神,晚上自修室里灯火通明,在华工的校园里,到处可以见到华工学子勤奋学习、热烈交流的身影。正是华工优越的学习环境、老师们的指导、同学们的帮助和自己对知识的无限追求,影响着我不断努力学习,不断追求探索,使我能够在大一和大二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在大二和大三能够学习好专业课程。

在华工校园里,到处可以见到华工学子实践知识、发展兴趣、强化个性的身影:3号楼上电子爱好者在专心调试电子电路,4号楼上数模爱好者在精心搭建数学模型,9号楼上电力爱好者在认真地进行电力系统仿真……正是华工优越的实践环境和多元化的校园文化,使我发展了多方面的兴趣。在电子制作活动中,我感受到了电子世界的无穷魅力;在数学建模活动中,我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精深与奇妙。正是这些知识的应用魅力使我深深地喜欢上他们,从而更加深入地学习他们,发展成为了我专业知识上的特长。

二、主要经历

1. 参加数学建模活动

不知不觉,为期一年的数学建模活动结束了,我参与了这一项科技活动并享受到了其带给我的乐趣。在这里,我想把我这次参赛的经验与收获同大家分享。希望有更多的华工学子能够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

对于数学建模比赛,也许很多人会觉得这是数学系学生的专利,其他专业的学生很难和他们竞争。在2005年参加校级选拔赛时我也有过这样的想法,但是校级选拔赛最后的结果出来后,我意外地发现10个获一等奖的学生当中,有5个就不是数学系的。其实在数学建模这一项科技竞赛中,数学系的学生并没有占绝对的优势,因为数模并不需要很高深的数学知识。一般大二学生所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就已经足够了。虽然数学系的学生存在着一定的专业优势,但是数模竞赛的关键不在于这里,而在于参赛者的创新能力。我们华工学生在这一方面的能力是很强的。所以参加数模并获奖,你完全有可能。请记住:奋斗者未必都能成功,但成功者没有一个不经过奋斗的。

数学建模是利用数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建模从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如男生追求女生的数学模型,为心目中的女朋友设计高跟鞋使她穿起来最舒服的数学建模等等。在学习建模中你可以体会到数学知识的无穷魅力。至于如何开展这项学习,我认为可以先参加全校的数学建模选修课,感受数模的魅力,培养兴趣。如果没有机会选修到这门课程,也没有关系,你可以找一些有关数模的书看看。图书馆里这方面的书还是很多的。在这里我有一个小小的建议,那就是数模学习不要太注重那些复杂的数学推导,而应该把重点放在建模思想的学习上。等到对数学建模有一定的认识之后,你就可以参加学校每年4-5月份举行的有关数模的讲座和校内选拔赛了。不要害怕与数学系的学生竞赛,我们每个人都要充分相信自己。

在先后参加学校数学模型竞赛、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以及美国交叉学科数学建模竞赛的过程中,我们利用数学规划、统计回归、微分方程、差分方程等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现代优化算法解决了电力系统输电阻塞、长江污染、艾滋病传播与发展的控制等工程与社会中的实际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主要负责模型的计算机求解和协调建立数学模型。在参加数学建模活动的一年里,我不仅仅学习到了数学规划、预测分析等数学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现代优化算法,更重要的是在参与这项活动的过程中,我初步学会了快速寻找所需资料,灵活运用所需知识的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团队合作、不断钻研的科学精神,这些都使我的综合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木棉花开花落,一年一度的数学建模活动又在进行之中了。那些春天播下的种子,那些曾经疲劳的眼神,马上就会换来一堆堆香甜的果实和幸福的笑容。数学是工程的基础,建模是数学应用于工程的过程。华工学子们,扬起你理想的风帆,到数学建模的大海里遨游吧,那里有着无穷的知识,那里有着无穷的魅力,那里有着你光明的未来!来吧,让我们华工学子携手投身到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去。在这个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收获我们无悔的大学时光,收获我们精彩的人生起点!

2. 撰写学术论文

三年多的大学学习,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我们不仅需要学习课本上已有的知识,还需要努力发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更加需要应用这些学习到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学习的时候,我总会试着去解决课本上讲到的某种东西的缺陷,试着用知识更好地去实现某种物品的功能。大一学习高等数学的时候,我曾经把课本上一个习题的结论进行了推广并写成了小论文,并把这篇梦想着要发表的论文拿给了任课老师看。不过任课老师在第二次课的时候就拿着一本《数学分析》对我说,我的文章和书本上的内容差不多。当时我仔细看了看,确实书上描述的内容和我想的东西差不多,当时我明白我的文章是不能发表了,但是我还是很高兴,因为我是在没有看到那部分内容的情况下想出来的,而且那部分内容还是一个著名的定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三下学期的时候我终于发表了论文。那时我们正在学习专业课《电机学》,书中有一部分很重要的内容讲得很不清楚,很多人都看不懂,当时我就很郁闷,一心想着用新的方法去解决这个难题。我查了很多其他教材的相关资料,发现所有教材的讲法都是一样的,他们都是从物理过程去描述电机的特性。我比较喜欢数学,我就试着去建立那个电机特性的数学模型,幸运地我成功了,虽然我建立的数学模型很简单,但是利用该数学模型去解释电机的那个特性就能够很容易地让读者看明白,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我们的任课老师,我们任课老师鼓励我把这部分想法写成专业学术论文,争取发表。在那以后的几个星期里,我和我的同学们把那个数学模型应用于衡量电机的其他特性,并撰写成了学术论文。那一天,当我们收到《微特电机》拟录用论文的电子邮件时,我感到无比的高兴。这正是我们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去应用知识,发挥创新精神去挖掘知识的回报。

三、结束语

时光荏苒,岁月匆匆。如今,我已在华工生活了接近四个“春夏秋冬”。在这片热土上,我学到了很多很多,也感悟了很多很多。长征两万刚迈过,冲锋号角又吹起。昨天的荣誉已随午夜的落花而去,明天的果实还需要随着朝阳的升起而栽培。非常感谢学校为我提供如此优越的学习环境和实践环境,感老师们的精心栽培和不倦指导,感谢同学们的不断帮助和有力支持。

运筹帷幄张良事,灭秦兴汉乃黄石。决胜千里太公在,香烟缭绕谨葆祠。

我将用我最努力的工作来回报母校,回报老师们的栽培!


学院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