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表彰特级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和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的通报》(粤府函〔2025〕180号),我院李旻教授荣获“南粤优秀教师”称号。
李旻教授从教22年,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教改项目10余项,编写教材11部,发表教改项目论文19篇,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要成员荣获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广东省一流本科课程3门、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案例3项,被评为华南理工大学教学名师,获校级教学卓越奖1次、本科教学优秀奖10次和研究生教学优秀奖1次。
自2003年站上讲台以来,李旻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他年均教学学时数超过400学时,长期位居学院本科教学工作量榜首,却从未放松对教学质量的追求。在同事眼中,他是教学标杆;在学生心中,他是良师益友。
初心如磐,深耕教学一线
“教学是教师的第一职责”,这是李旻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二十二年来始终如一的实践。每年承担3门本科生课程和1门研究生课程的教学任务,指导2门课程设计,他的教学日程总是排得满满当当,但他从未因此降低教学标准。
在《机械设计》和《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等专业基础课的课堂上,李旻注重师生互动,善于启发学生思考。他开展的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总能点燃学生的求知热情。课堂教学质量连年获得好评,充分体现了学生们对他的认可与喜爱。
这份教学热情与专业精神,让李旻获得了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青年教师本科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2022年本科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以及广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优秀奖等多个教学荣誉。
李旻在给学生上课
创新引领,推动教学改革
面对智能制造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李旻敏锐地把握教育变革趋势,积极开展“互联网+”教学改革。他主持建设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网站、《机械设计》慕课和智慧课程,参与建设了《机械设计基础》慕课,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创新实践。
这些教学创新举措深受学生欢迎,成效显著。他主持建设的《机械设计》课程获评国家级和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获评省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参与建设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获评国家级和省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更值得一提的是,他负责的学校首批《机械设计》AI赋能课程已上线学堂云平台,走在教育教学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前列。
李旻参与建设《机械设计基础》慕课
教研相长,科研反哺教学
李旻始终秉持“教研相长”的理念,在深耕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在汽车零部件现代设计理论方法、微小型机器人驱动控制等领域,他主持了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和6项企业委托项目,参与了8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获得专利授权20余项。
这些科研成果反过来又滋养了他的教学工作,形成了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因其突出的教学成果,他荣获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多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案例和“华南理工大学教学名师”称号。
担当奉献,热心服务师生
除了教学科研工作,李旻还长期担任学院多个服务性职务。从系副主任到系主任,从党支部书记到教学中心主任,他始终热心为师生提供支持和服务。在学院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过程中,他受邀担任教学中心主任,积极为学院的教师教学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贡献力量。
李旻总是率先垂范,无论是教学工作还是公益服务,他都全力以赴。他的敬业精神和对教育事业的热情,深深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李旻生活照
获得“南粤优秀教师”称号,是对李旻二十二载教学工作的最好肯定。从青年教师到教学名师,变化的是岁月沉淀的教学智慧,不变的是立德树人的教育初心。廿二载春秋,李旻用汗水浇灌华园沃土,用匠心铸造育人之魂。面对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他依然奋战在教学一线,以创新思维推动教学改革,用责任担当践行教育使命,继续书写着一名南粤优秀教师的精彩篇章。(图文/凌宏浩 赵晨祎 视频/吴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