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现场
2025年8月15—17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指导,我校教育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虚拟教研室、哈尔滨工业大学教育部机械设计课程群虚拟教研室联合主办,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清华大学出版社承办的“2025年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在江苏常州顺利召开。本次会议以数智赋能课程教学创新,产教融合提升实践能力为主题,吸引了全国99所高校200余位一线教师齐聚一堂,共同围绕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展开深入研讨交流。
教育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虚拟教研室名誉主任、国家教学名师、学院黄平教授,分委员会秘书长、清华大学刘莹教授,以及来自浙江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院校的委员代表参加。学院徐晓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韩振宇教授、清华大学出版社庄红权副社长、河海大学王延杰教授分别主持相关会议环节。
开幕式上,河海大学副校长陈达教授代表承办单位致欢迎辞。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阎绍泽教授在致辞中指出,机械基础类课程作为重要的工科基础课,教学中要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速AI赋能和产教融合,虚拟教研室充分发挥教学交流与资源汇聚作用。教育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虚拟教研室主任、学院李静蓉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机械设计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常务副主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王黎钦教授分别代表主办单位致辞。
会议聚焦主题举办了14场专题报告,来自东北、华东、华南、西北、西南各地区高校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领域名师专家进行了精彩的报告分享,内容涵盖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创新、机械基础类课程理论与实践环节的顶层设计及实施路径、机械基础类课程教材及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的实践教学与案例开发等,分享了多项改革经验、创新做法与前瞻思考。
期间,会议安排了交流研讨和参观环节,参会成员对河海大学机械设计相关教学平台、常州重点企业进行了实践考察。
本次会议议程紧凑,内容丰富,既有成功教学案例的介绍,也有课程建设难点的探讨;既有理论层面的交流,也有实践环节的启发。与会专家和教师从课程目标设计、教学方法创新、考核方式优化等多个角度进行研讨交流,为机械设计基础类课程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有益思路和参考。与会人员认为,会议为推进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有助于提升机械类人才培养质量。
未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虚拟教研室将推动优质资源广泛共享,开展多类别、多层次的教研交流与合作,辐射中西部高校,与全国教师携手推进新时代机械基础类课程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图文/倪建龙)
附:教育部机械设计基础课与课程群虚拟教研室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