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8日—21日,第十六届设计与制造前沿国际会议(ICFDM2024)在厦门召开。会议从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机械工程学科1000多项结题项目中评选出10项优秀结题项目(包括6项面上项目、4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我院袁伟教授主持的面上项目“锂离子电池铜集流体表面功能结构微犁削-挤压复合成形机理及性能研究”再次获评“优秀结题项目”,并在大会上作邀请报告。这是袁伟教授继2019年上一项基金结题之后,再次获得此荣誉。
大会合照
设计与制造前沿国际会议(ICFDM)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美国吴贤铭基金会于1994年联合发起的系列国际学术会议,每两年召开一次,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六届,成为机械设计与制造领域影响力较大的高水平国际会议。本次会议主题为“基础•前沿•探索•创新”,涵盖了机械设计与制造学科的前沿领域与热点研究方向。
袁伟教授作项目结题报告
针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对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迫切需求,袁伟教授研究团队从制约电池性能的集流体制造角度出发,提出采用微犁削-挤压复合成形工艺,在铜集流体表面加工具有复杂三维形貌的复合功能结构,结合实验和建模仿真方法,围绕集流体表面功能结构微犁削-挤压复合成形工艺机理、集流体表面三维多尺度结构形/貌协同调控机制、集流体表面功能结构作用机理及功能优化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在制造工艺、结构调控和功能实现三个层面建立综合优化策略,实现集流体表面功能结构的形-性一体主动控制和优化。本项目为高性能锂离子电池集流体的高效、低成本制造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技术支撑。
获奖项目主要研究成果
在项目执行期间,项目负责人袁伟教授入选国家中组部第六批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并获教育部霍英东青年科学奖、广东省(首届)青年科技创新奖和广东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发表SCI索引JCR Q1论文17篇,EI索引论文1篇,其中包括IF>15的论文4篇,IF>10的论文5篇;申请并授权国内发明专利2件,受理发明专利2件;培养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8人。(图文/研究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