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各单位、广大师生员工: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精神,落实教育部和属地相关文件精神,确保疫情防控措施调整转段平稳有序,学校结合实际,现就加强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加强老年教职员工和重症师生健康保障
1.离退休工作处牵头,各单位负责,定期向老年教职员工送上精神抚慰和物质关怀,为重病、失能老年教职员工送医送药、送生活物资上门,加强关心关爱,帮助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2.党委办公室(学校办公室)牵头,离退休工作处、人事处、保卫部(处)、后勤处、校医院配合,完善对重点人群和困难人群的联系帮扶机制,落实“接诉即办”,联系电话:87110009,问题反映平台:http://xzxx.dxb.scut.edu.cn/xzxx/;强化风险意识和妥善应对,及早准确识别老年教职员工重症、危重症风险人群,第一时间通过绿色通道转运救治,提高健康保障和服务水平。
二、完善健康监测
1.离退休工作处牵头,各单位负责,完善离退休教职工疫苗及健康详细台账。各单位于1月11日前完成填报(详见附件);台账实行动态更新,每月15、30号报送。报送地址:lifuyi@scut.edu.cn,联系人:李傅艺,联系电话:87110203。
2.学生工作部(处)、人事处、后勤处、资产经营公司、基建处、大学城校区管委会办公室、国际校区综合事务办公室、校医院牵头,各单位负责,完善“四本台账”(基础疾病台账、心理健康台账、疫苗接种台账、新冠病毒感染台账),加强各类人群动态监测和信息报送,实时掌握各类人群感染,特别是危重症的情况。
三、加快健康驿站建设
党委办公室(学校办公室)牵头,学生工作部(处)、后勤处、大学城校区管委会办公室、广州国际校区综合事务办公室、校医院配合,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健康驿站建设管理指引(试行)》要求,全面加强健康驿站建设,确保实现床位数、医务人员配备、医疗用品和药品配备、转运诊疗等关键核心指标全部达标。
四、加强发热诊疗点建设
校医院牵头,大学城校区管委会办公室、广州国际校区综合事务办公室负责,各校区设立发热诊疗点,不间断提供接诊服务,线上提供就医咨询。
五、强化医疗防护物资储备
后勤处、校医院牵头,按照学校师生员工总数的15%—20%动态储备对症治疗药物,包括退烧、止泻、止咳等药品和中药,并确保有两周以上的对症药物储备量,保证应急情况下足用适用。储备足量的抗原检测试剂、普通医用口罩等防疫物资,确保春季开学前实现药品和抗原检测试剂储备充分达标。
六、保障重症患者就医绿色通道
校医院牵头,党委办公室(学校办公室)、保卫部(处)、学生工作部(处)、后勤处、大学城校区管委会办公室、广州国际校区综合事务办公室配合,逐一明确阳性患者转运就诊的亚定点医院和定点医院,确保需要时快速转诊,建立畅通救治绿色通道和稳定对接机制,危重症患者要第一时间转置定点医院救治;完善专业救治绿色通道应急预案,加强转诊救治应急转运的演练,及早发现解决堵点和漏洞,及时保障就医。
七、加快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
人事处、学生工作部(处)、离退休工作处牵头,校医院、后勤处、大学城管委会办公室、广州国际校区综合事务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学校办公室)配合,强化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工作,积极配合地方统一安排,做好组织动员工作,推动符合接种条件的师生员工尽早完成。加大教职员工,特别是退休教职工的接种工作力度,积极引导目标人群主动接种。
八、加强医务人员和工作人员培训
校医院牵头,对参与新冠病毒防治医务人员、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在药师指导下给感染师生配送药物,提高识别病症轻重能力。
九、加强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的宣传引导
1.党委宣传部牵头,通过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矩阵等线上资源,校园宣传栏、公共场所、宿舍楼通知栏等线下资源深入广泛宣传防治知识和师生就诊流程。
2.学生工作部(处)牵头,各院系配合,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等骨干队伍作用,通过主题班会、党日、团日活动,动员组织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积极主动学习掌握疫情防控知识技能,遵守学校公共卫生规定,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附件:xxx单位2023年X月X日离退休教职工疫苗接种及健康台账
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3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