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史崇德】​“挖掘优良传统基因,学习校史院史系史” 高分子所材料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研究所党支部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日期:2021-06-12

2021年5月20日下午,高分子材料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研究所党支部联合本所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开展了挖掘优良传统基因,学习校史院史系史”主题党日活动。本次活动邀请高分子所的退休老党员周南桥教授向研究所的全体师生党员讲述了高分子所的创建与发展历史,活动由高分子所教工党支部冯彦洪书记主持。

老师讲述了校高所的历和50年代全国仅有的两个橡塑机械教研室设立于华南理工大学,到改革开放后,引进国外技术、邀请以色列专家交流,全体教研室教师肩负使命,奋起直追,硕果累累:80年代,三个项目先后获得轻工部二等奖;90年代,第一批博士学位授予点,我校轻工机械在列;后在瞿金平院士的带领下勇攀高峰,成为我国乃至全球的高分子材料先进成型技术与装备的创新高地。

同时,周教授介绍瞿金平院士的成长历史。1988年,瞿金平提出“机电磁一体化聚合物动态成型工程原理”的构想;然而,当时一无无经费支持、二无实验场地,但瞿老师认定青山不放松,积极争取而获得学校支持青年人的3万元科研经费。于是,最初的4人小团队在厕所改造的实验室里白天做实验,晚上在租借工厂的设备自己动手加工、修改零件,不到两年就成功研制出第一台电磁动态塑化挤出原理样机。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恰巧同年,国家火炬计划项目专家组来校考察,当得知瞿老师正在研制电磁动态塑化挤出机,甚感兴趣,临时增加考察行程并给予40万元的科研资助。紧接着瞿老师团队又经过90-93年三年努力攻关电磁动态塑化挤出项目1993年11月成功验收,并获得鉴定组的高度评价:该项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而后,团队连续承担国家“八五”、“九五”等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坚持在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与装备领域不断自主创新,研究成果获国家奖3次,中国专利金奖2次,省部级奖若干次。如今,高分子所已由4个人的小团队发展成拥有教工、专职博士后35名,研究生150多名的大团队,实验室也由简陋“厕所”搬到了环境优美、实验设施齐全的聚合物新型成型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报告会后,周老师回答了现场师生的提问,特别提到,青年人要有梦想有情怀,要听党的话,不浮躁,人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便是成功的,每个华工学子做好一件事,国家社会便会更美好、更昌盛。

听完周南桥教授的讲述,学生时期就参加了瞿老师攻关项目的学院党委书记晋刚教授有感而发,回忆起他还是瞿老师研究生时,攻坚克难,参与设备研制的经历;晋书记更总结到,在看到成果的同时,更应该看到瞿金平院士等科研工作者们热爱祖国、顽强拼搏及敬业专业的精神。

最后支部书记冯彦洪教授寄语:辉煌的成就来自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奋斗,美好的明天更需要大家再接再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