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加强基础研究和产学研合作,推进高端冶金装备自主创新
报告人:黄庆学院士
报告时间:2019年11月11日星期一上午9:00~10:00
报告地点:华南理工大学逸夫人文馆报告厅
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2019年10月31日
报告人简介:
黄庆学,男,汉族,吉林舒兰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何梁何利基金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太原理工大学校长。先后主持国家级项目 11 项,省部级项目 20余项,国家特大型企业项目 14 项,为山西省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山西省“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 333人才工程”人选、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发表论文 80 余篇,出版科技专著 5 部,获发明专利 30 余项。其主持完成的 “九五” 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延长大型轧机轴承寿命研究”获2003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空间七连杆大型钢板滚切剪机”获2008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大型宽厚板矫直成套技术装备开发与应用”获201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
报告概要:
结合重型机械及冶金成套设备发展现状,围绕“智能制造”、“工业4.0”等相关背景和要求,讲述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促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以及实现产学研合作的必要性,分析我国冶金装备领域自主创新的现状与“卡脖子”问题。从板带轧机关键技术、大型宽厚板矫直机、大型宽厚板滚切剪机、金属复合板轧制工艺与设备等研究方向,提出设计自主化、设备轻量化、控制智能化、工艺绿色化等高端装备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指出要建立一种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开放包容、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利用产学研联盟有效整合各方科技创新资源。分析装备制造业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要以问题为导向,以实现制造强国为目标,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攻克关键技术,大力推动成果转化,实现颠覆性、引领性、变革性突破,从跟跑并跑到领跑,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制造,走出一条装备制造领域的自主创新之路,促进我国的装备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