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举行美国Purdue大学、上海交大和湖北文理学院教授学术报告会

日期:2019-01-15

2019年1月12日上午,应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液压及气动分会、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刘亚俊老师邀请,美国Purdue大学John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施光林副教授和湖北文理学院王中任教授在博学楼109教室分别开展学术交流讲座。本次学术交流讲座由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液压及气动分会秘书长、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童伟老师主持。


 

本次讲座首先由施光林副教授以“液压产品如何实现智能化”为主题分享他的思考与感悟。在讲座中,施光林副教授向我们介绍“什么是智能与智能化?”——“智能就是面对未知、未经历的事情时,即时创造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并进行考察、实践及证明的能力”以及“智能化是将人控制机器、设备的规则、方法提炼成一定的算法,借助计算机或控制器自动控制机器、设备在复杂环境下自主、无人干预地实现既定目标的措施”。施教授由此创新性地提出未来液压产品一定是向着实现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施教授在讲座中表达了他在液压领域智能化道路上的四点思考,首先是“液压泵的智能化”,接着讲到“液压缸的智能化”,然后是“液压系统的智能化”,最后一点是“液压动力装置的智能化”。这四点思考是施教授对液压领域发展的心血结晶。在每一点思考上可以看出,施教授无论是在理论分析,还是实验模拟都做了大量且充分的工作,体现了他对科研和学术严谨认真的态度。在报告过程中,施光林副教授思路清晰,思维严谨,整场报告行云流水,无丝毫拖沓。施光林副教授儒雅的气度、严谨的论证、渊博的知识也给学院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场讲座是由湖北文理学院王中任教授主讲。王中任教授多年致力于智能制造与机器视觉的研究,在激光视觉传感、机器人视觉检测与定位领域有着非常高的学术水平。在讲座中,王中任教授从近十年前成立的实验室开始讲起,到一步一步将机器视觉应用在实际产品中。王教授提出在焊接机器人上采用机器视觉辅助,打造出能精准定位并高效、高质量完成焊接工作的可移动式焊接机器人。在报告中,王教授向我们介绍焊接机器人的视觉引导以及定位的实现过程,并介绍了多种视觉方案,分析每种方案与传统定位方式的优劣性。在讲座的最后,王教授也向我们分享他的“基于KCF目标跟踪算法的焊缝跟踪”,让在场的师生对机器视觉以及智能算法获得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最后一场讲座的主讲人是来自美国Purdue大学的John教授。John教授一直致力于精密制造与流体控制领域的科学技术研究,享有极高的学术成就和丰富的业界工作经验。John教授的讲座题目是《Digital Control of Fluid Power Systems》。在讲座中,John教授向我们介绍了美国液压工程技术的最新发展,包括“Reconfigurable Systems(可重构系统)”、“High Performance Enabling Techologies(高性能支持技术)”以及“Flexible and Efficient Power Conversion with Pump/Motors(灵活高效的泵/电机功率转换)”。John教授用简单易懂的英语生动地讲解这些最新技术,让在场的每位师生受益匪浅。最后John教授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目前正在研究的项目——“Hydraulic Circuits for Reconfigurable and Efficient Fluid Power Systems(用于可重构和高效流体动力系统的液压回路)”。这也充分说明了科学是无国界的,只有产生思维的碰撞才能激发出新的火花。


 

在报告会的结束之际,刘亚俊老师对三位主讲人分别致辞,表达了敬意和感谢之情。此外,此次报告会同时吸引了省内多家相关企业技术负责人到场交流。(图文/刘亚俊 校审/周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