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下午,以“聚智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的华南理工大学首届全球校友代表大会智能制造分会场交流会在励吾科技大楼11楼中心会议室隆重举行。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友会常务副会长陶韶菁,前副校长黄石生,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院长张宪民,党委书记晋刚,学院副院长汤勇、李巍华、机械电子工程系主任石永华等二十余位学院教授,以及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副主任张群山校友,青岛校友会会长吕柏源校友,四会校友会会长、广东四会互感器厂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树华校友等来自五湖四海的近50位校友参加了会议。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周红玲主持了本次会议。
分享会现场
会议伊始,主持人周红玲首先对与会来宾的出席表示热烈欢迎,随后她向大家一一介绍了与会的校友和教授代表。
学院院长张宪民教授向校友们介绍了学院科研工作的整体情况。近年来学院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和科研成果等方面的突出表现,表明学院在机器人、方程式赛车和智能制造等机械制造领域,具很强的科研能力,能够为校友企业提供研发支持。
随后学院院长张宪民、副院长汤勇及副院长李巍华等七位教授分别对其各自领域的课题研究进展及科研成果进行了介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研究的李巍华教授提到,在当前国内发展动能转换和国际竞争加剧的形势下,发展智能制造,是实现工业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希望校企双方深入合作,产品能够走出实验室实现成果转化,共创共享才能共赢。
教授们分享各团队的研究领域
作为全球校友代表大会总策划的学校党委副书记陶韶菁表示,欢迎校友们回家,感谢一直以来关心和支持学校发展的校友以及全体老师。此次会议是在改革开放40周年,华南理工大学组建66周年及办学100年这三大重要时间点的背景下开展的。陶韶菁指出,学校正处于“双一流”关键时期,企业正处在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希望双方能够携手共进,心手相连,形成情感、发展和价值三大共同体,从而与世界对标争先,引领未来。同时校方愿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服务校友企业的发展,凝聚共识,共同进步。陶韶菁还表示这次的校友大会不仅是给校企搭建平台,还是校友之间资源共享的场所,希望这一份热情与“三大共识”能够薪火传承,延绵不绝。
陶韶菁发言
在企业界校友介绍产业发展情况和企业需求阶段,中集集团技术总监李晓甫校友指出,我国制造业规模虽已跃居世界第一,拥有世界上最为完整的工业体系。但总体来看,中国制造大而不强的特征明显,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较弱、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供给明显不足等缺陷。因此产业急需高质量发展、持续发展,而智能制造是实现整个制造业价值链的智能化和创新的重要手段,是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进一步提升。同时他表示智能制造的应用不仅仅是自动化产线的装备,而是要从全面自动化与深入数字化相结合的角度走向智能制造。企业界校友无一不提到智能制造的发展需要学校和企业的深入交流与合作,两者共同发力才能携手共创未来。
校友分享
随后校友们和学院的教授们展开了热烈深入的交流。双方站在企业和学校两个不同的角度阐述在科研和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对智能制造的理解,以及遇到的问题。现场的提问交流不断,掌声不绝于耳。
互动交流
最后主持人周红玲宣布会议结束,希望校友们能够在全球校友代表大会这个平台上凝聚共识,共同展望更加美好的未来。(图/舒孝雄 陈炀 文/刘涛 校审/周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