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行南开大学赵新教授学术报告的通知

日期:2017-09-25

报告题目:Robotic enucleation for oocytes and cloned pigs produced by robotic SCNT

                  基于微操作机器人技术的克隆猪手术(体细胞核向卵母细胞转移)关键技术研究


报告人:南开大学赵新教授


报告时间:2017年10月9日(星期一)上午10:00


报告地点: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19号楼209会议室



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2017年925


报告人简介:

       

      赵新教授,南开大学机器人与信息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微系统自动化、生物模式形成的开发工作。1997年在南开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现任南开大学机器人与信息自动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所长,南开大学自动化与智能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副系主任。


作为主持人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博士点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骨干教师项目1项。目前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80余篇为SCI、EI收录,取得发明专利6项,获省部级表彰3次。目前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课题10余项。


报告摘要:


微操作技术是细胞手术的关键方法。传统的微操作方法忽略了细胞的力学特性,因此其操作精度较低,也容易造成细胞损伤。体细胞核移植是最复杂的细胞操作之一,机器人化的体细胞核移植操作主要的挑战是提高重组胚胎的发育率。机器人化的体细胞核移植操作包括三个步骤:旋转卵母细胞找到极体,卵母细胞去核和体细胞注入。我们分析了卵母细胞的力学特性,提出了基于最小力度的卵母细胞旋转和提取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机器人化的体细胞核移植系统可以减小对卵母细胞的损伤,从而提高卵母细胞发育率。此外,机器人化的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已经应用在猪的克隆上。我们做了上千次机器人化的体细胞核移植操作,移植了510个重组胚胎到6只猪上,最终获得了13只克隆猪。我们的结果证实了这种机器人化的体细胞核移植不仅可以将操作员从单调乏味的细胞操作中解放出来,也减少了卵母细胞在核移植过程中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