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指导教师、同学:
大家好!为确保2016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现依据学校通知,将我院毕设(论文)后期工作安排通知如下:
(一)学生在系统提交论文初稿并进行论文检测
2016年5月16日-5月30日(第13-14周)(学生最迟于答辩前五天在系统提交论文终稿并完成检测,并及时请指导教师评阅)
具体检测说明:学生可以登入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进行检测,每名学生的论文需检测两次(论文初稿、论文终稿各一次),学生在系统提交检测的论文需为Word格式,大小不超过20MB,并需删除文中致谢和参考文献部分。系统中论文初稿、终稿一经检测则无法退回和修改,请学生仔细核对论文,论文初稿和终稿经指导老师审阅同意后再在系统提交和检测。
1.检测标准
以完整的段或句做为比对单位,终稿检测(第2次检测)文字重合率(指毕业设计(论文)与有效比对库的重合字数占毕业设计(论文)总字数的比例)不超过25%(含25%)的视为合格,超过25%的视为不合格。
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文字重合率不得超过10%,院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文字重合率由学院自行决定。
2.检测结果处理
论文初稿查重检测(第1次查重)的检测报告可作为学生自查评估、指导老师提供修改意见的的主要参考;论文终稿查重检测(第2次查重)的检测结果作为论文评阅、能否参加答辩的重要依据。专业负责人、指导教师可根据查重报告进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把关。
论文终稿检测不合格的毕业设计(论文),学院需组织专家进行复查,若认定存在严重抄袭,则作为不及格处理。具体惩处办法依据《华南理工大学全日制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2015年修订)中第九条。
(二)指导教师在系统审阅论文资格,审核学生答辩资格
2016年5月25日-6月3日(第13-14周)(指导教师最迟在答辩前三天内完成学生论文审阅及答辩资格审核)
有如下情况存在的,建议指导教师不予批准学生答辩资格:
1、态度不认真,平时纪律松驰,缺勤累计超过毕业设计(论文)时数三分之一者。
2、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有学术不端行为(如请人代绘图,代写论文,抄袭他人设计(论文)等)。
3、未按“华南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的要求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者。
4、毕业设计说明书或论文质量差,或有原则性错误。
5、设计说明书或论文、图纸、数据处理达不到任务书的基本要求。
(三)原则上各系所中心组织统一的答辩时间,由指导教师在系统中录入答辩小组时间地点安排
2016年5月25日-6月12日(指导教师最迟在答辩前三天内录入答辩安排)
具体流程:根据系所中心统一安排或课题小组统一协调组成答辩小组及确定答辩时间地点安排,需要借用答辩教室的与各分管专业教务员联系借用,时间地点落实后请指导教师录入系统。
(四)指导教师录入学生答辩成绩和评语或各答辩小组安排一名答辩录入员在系统录入学生答辩成绩和评语(若安排指导教师以外的人员为答辩录入人员要待系统功能完善)
截止到2016年6月17日(第16周)
具体流程:
方式一: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答辩记录表录入学生答辩成绩和评语;
方式二、答辩小组安排一名教师作为答辩录入员,负责收集和整理本答辩组的答辩记录表(附件1),根据答辩记录表在毕设管理系统录入学生的答辩成绩和评语。
(五)学生答辩成绩和评语录入完成后,各专业负责人及学院管理人员在系统审核和发布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总评成绩,并完成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二次答辩。
截止到2016年6月19日(第16周)
审核注意事项:
1、院级(含校级)毕业设计(论文)优秀率不超过20%(90分以上的毕设数量控制在各专业的20%内);
2、毕业设计(论文)终评结果的及格标准为: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60分,且答辩成绩≥60分。毕业设计(论文)终评结果最后折算为五级计分制;
3、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由平时成绩(权重系数为0.2)、审阅成绩(权重系数为0.4)、答辩成绩(权重系数为0.4)三部分组成。
4、机工、机电专业校级优秀论文的二次答辩由机制系、机电系、机械学系、工培中心分别派出老师组织安排;车辆、车用发动机、制冷空调专业校级优秀论文的二次答辩由汽车系组织安排;安工、过控、过控(轻机)专业校级优秀论文的二次答辩由工控系组织安排;材控(金属)专业及材控(高分子)专业校级优秀论文的二次答辩分别由金属所和高分子所组织安排;
校级论文指标数:全院普通班10个指标,创新班单列2个指标,根据各专业上报的二次答辩成绩由教指委会议审议后排序推荐。
(六)提交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获奖名单及论文(压缩至5千字电子版),
2016年6 月24日前(第17周)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2016年5月
答辩记录表请以此份模板下载(5月25日更新)
(此表供答辩老师为3位的答辩同学下载使用,如果答辩老师3位以上,请自行加一栏评分栏后打印)
附件1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表
学生姓名 | 学号 |
| 专业 |
| ||||||||
论文题目 | ||||||||||||
一级 指标 | 二级指标 | 评分 | ||||||||||
优秀 (100>³90) | 良好 (90>³80) | 中等 (80>³70) | 及格 (70>³60) | 不及格 (<60) | ||||||||
个人 陈述 (50%) | 能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地阐述论文的主要内容 | 能比较流利、清晰地阐述论文的主要内容 | 基本能叙述出论文的主要内容 | 能阐明自己的基本观点, | 不能阐明自己的基本观点 |
| ||||||
回答 问题 (50%) | 能准确流利地回答各种问题 | 能较恰当地回答与论文有关的问题 | 对提出的主要问题一般能回答,无原则错误 | 对某些主要问题虽不能回答或有错误,经提示后能作补充或进行纠正 | 主要问题答不出或有原则错误,经提示后仍不能回答有关问题 |
| ||||||
以上两项平均分 (答辩成绩) | ||||||||||||
毕业设计(论文)提问、答辩记录和评语(包括论文质量、答辩表现等):
评分人签名: 年月日 | ||||||||||||
备注:答辩记录表为答辩评委填写评分、记录答辩情况和评语使用,每名学生答辩完请将此表交于答辩录入员,以供录入答辩成绩和评语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