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邹阳,北京人,现就读于我院08级热能与动力工程(发动机方向)。高高的个子、阳光般的笑容、一口纯正的普通话是邹阳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
入围——惊险而又充满挑战
邹阳入围亚运体育展示实习生的过程可以说是惊险又充满挑战。他是在报名截止当天才得知这个消息的,且他报的中文播报员需要提交录音小样,而这又需要一定的时间准备。可能很多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会选择放弃,但邹阳没有,他不想放过这难得的机会。他和其他几位同学一起同学校交涉,终于取得迟交录音小样的批准。也正因为他的这一股韧劲,才有了之后的故事。
提交报名表及录音小样约半个月后,他收到了面试通知。等待他的是更大的挑战。实习生不同于志愿者,他们要满足竞赛和非竞赛场馆团队专业岗位的人员需求,也就是说对实习生专业要求比较高。所以有许多专业对口的大学生来应征,对于邹阳一个机械类的理工科学生来说,挑战之大可想而知。但他坦言,面试之前并未做什么特殊的准备,因为对播音,他并不陌生。广播是邹阳从小到大的一个爱好,从小学开始他就一直在学校担任广播员,现在更是我校记者团广播部的一名成员,平时更是积极活跃在各个主持台上,播音底子自然深厚;而多年来的学生干部经验和上大学后在学院公关部的历练,也练就了他过人的胆量和出色的临场应变能力。在亚运面试这一个比较特殊的场合,紧张是难免的,但因为有了平时的积累,他的表现相对于其他应征者要镇定得多。
有舍有得,尝试最重要
对许多人来说,播报员就已经足够神秘,而又加上了亚运这一限定词,那就更是让人羡慕不已,殊不知这背后需做出多大的牺牲。
成为亚运体育展示实习生之后,邹阳每两三个星期就要到华南农业大学参加由亚组委组织的相关培训,而培训时间往往又会和上课时间相冲突,原本已经课程满满的邹阳只得多次向辅导员请假。邹阳是学校的广播员又是学院公关部的副主任,平常自然十分忙碌,而现在他又多了一种身份,这不得不让人担心他是否能应对所有的事情。当被问及此事时,他轻描淡写地说,生活并没有因为亚运而改变了什么,目前他尚有精力应付所有的这些事情。他也表示,有得必有失,当不得不做出抉择的时候,他会力保亚运和学习,放弃相对次要的东西。
亚组委要求,体育展示生要在亚运会开幕前一个月到岗,这意味着邹阳要错过两个月的课程,这对一个大三的学生来说,课程上的压力可谓是相当大。对于这个情况,邹阳也考虑过,但他觉得年轻人就应该要多去尝试,有机会就要把握住。由于某些原因,邹阳错过了为北京奥运会出一份力机会,这让在北京土生土长的他十分遗憾。“放走了奥运会,我又幸运地碰上了亚运会,这次我不会再错过!”他坚定地说。
六月份,亚组委将对体育展示实习生进行最后的考核,只有通过的才会最终在亚运的赛场上出现。在这期间,可能有很多人因为各方面原因,如学习压力、坚持力不够或态度不积极而主动或被劝离,但邹阳表示,不管情况有多么困难,他都坚持下去,为自己的青春做一个无悔的选择。
对许多在校大学生来说,前方的路无法确定。但请试着忘记去想“前面的路可能会有多么艰辛”,忘记“结果会怎样”,让我们像邹阳一样,趁着自己“恰同学少年”,多去尝试。(图/文 郭巧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