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章程

日期:2008-06-12

 2008年元月,华南理工大学原机械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和工业装备与控制学院三学院合并,正式成立华南理工大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成为华南理工大学规模最大的工科学院,它将机械类学科专业进行优势整合,使学科方向更加突出,优势更为明显,同时加强了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以求使各专业学科能深入发展,为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提供更好的学术环境,集中体现了学校“以人办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科技工作为重点,做大做强,实现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的办学方针。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是在三所师资科研力量雄厚的学院基础上整合而来,原机械工程学院前身是以原中山大学机械工程系为基础,与华南联合大学机械工程系、广东工业专科学校机械工程专修科等院系合并,于华南理工大学1952年建校时,组建的机械工程系,其2002年与学校直属的制图教研室和工业培训中心合并而组建机械工程学院;原汽车工程学院是在原交通学院车辆工程系、动力机械工程系以及机械学院机械工程学科的一部分力量的基础上于2004年7月组建,是国内最早涉足车辆工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几所院校之一,是华南地区汽车工程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与区域内广州本田、广州丰田、东风日产等国际知名汽车企业建立了稳固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合作关系;原工业装备与控制学院前身为化工机械系,创建于1958年,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在发扬传统学科特色的基础上融入高新技术,为培养跨世纪人才而设立的新型学院。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经整合后,下设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研究所、金属材料制备成形及装备研究所、汽车工程研究所、机械设计及装备研究所、机械电子工程研究所、高分子材料制备成形及装备研究所、化工机械与安全工程研究所、工业设计及图形学研究所、工业培训中心9个行政单位。学院拥有聚合物新型成型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聚合物成型加工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金属新材料制备与成形重点实验室、汽车工程广东省重点实验室;有机械工程、材料加工工程2个博士后流动站;机械工程一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广东省重点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广东省重点学科)、机械电子工程、智能化检测及仪器、材料加工工程(国家重点学科)、车辆工程(广东省重点学科)、化工过程机械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广东省重点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广东省重点学科)、机械电子工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工业设计、材料加工工程(国家重点学科)、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化工过程机械(广东省重点学科)、安全技术及工程、油气储运工程1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我院代表队在中国节能
   竞技大赛喜获奖杯

 

  我院代表学校在中国大学生
汽车创意设计大赛中喜获大奖

 

研究生培养

 

29号楼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352人,其中专任教师235人,教授68人,副教授83人。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38人,占专任教师的58.72%。目前,学院共有研究生导师15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50人;在校研究生1142人,其中硕士生908人、博士生234人。学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把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整体素质,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引进高素质、宽视野的拔尖科技人才作为队伍建设的重点,拥有一支职称、年龄、学历结构合理,素质好,团结协作,富有创新意识和活力的教学、科研、管理队伍。目前,学院教师中有多人担任学术刊物的编委、专业学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理事(委员)、常务理事等。在中青年学术骨干中,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青年教师奖)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选9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4人,国家级“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2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11人,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

  学院努力探索研究生培养的新举措、新模式,如以导师小组的方式对研究生进行集体指导等。积极拓宽培养渠道,开展与国内外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工程硕士培养、与企业共建研究生培养基地,拓展了研究生培养方向,开阔了研究生视野和提供了更多交流的空间。学院拥有各种支撑学科发展的先进仪器,这些仪器为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深入地进行专业学习并提升其学术研究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帮助。随着学院的发展,更多的培养方式将被应用于研究生培养,越来越多的学生将受惠于新学院的新气象,新契机;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将在这里获得更加全面的学术熏陶和锻炼,成为社会的高、精、尖素质性人才。
经过“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设,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在办学条件、学科水平、人才培养能力和科研实力上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拥有一批国内一流的实验装备条件用于教学和科研,并承担着包括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973”前期项目、国家“863” 计划、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广东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广州市重大科技项目等一大批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各项奖励多项,为社会培养了本科生10000多名,研究生近3000多名,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已经成为华南地区制造、机械、汽车、材料加工等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研基地,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推动地方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新成立的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正以“继续解放思想,推进学院的科学发展”为主题,从学院的实际出发,积极寻找新学院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科学稳健的发展路径,开拓创新,努力为国家培养出大批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

附表: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一览表


专业名称及代码


 博士学位研究方向


 硕士学位研究方向

08020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1. 精密制造技术及计算机应用
2. 现代加工理论、技术及质量控制
3. 微电子制造理论及关键技术
4. 先进制造技术及其计算机应用
5. 模具计算机技术及特种塑性加工
6. 先进制造信息系统
7. 精密制造制备与现代控制技术

1. 现代加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
2. 生产过程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3. 制造系统的数字化控制
4. 现代检测及故障诊断技术
5. 塑性加工与模具计算机技术
6. 精密制造技术及计算机应用
7. 微电子制造及数字化设计
8. 精密操作与现代控制技术

080202
机械电子工程

1. 制造过程信息化及计算智能应用
2. 现代检测及自动化装置
3. 现代机电工程设计方法
4. 磨擦学理论与应用
5. 现代车辆电子测控技术
6. 机电一体化与先进传感器技术

1. 先进制造信息系统
2. 现代检测与网络控制技术
3. 制造过程智能监控
4. 现代机电控制与流体传动
5. 机电工程及其现代设计方法
6.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
7. 磨擦学理论及应用

080203
机械设计及理论

1. 机器人设计理论及工程应用
2. 微机电系统设计与摩擦学理论
3. 机电一体化设计理论与应用
4.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新理论与新装备
5. 聚合物加工过程控制理论与系统
6. 基于建模仿真的机械与模具创新设计

1. 机器人设计理论与工程应用
2. 现代设计理论及应用
3. 微机电系统的设计理论及应用
4. 轻工机械设计与理论
5. 高分子材料成型机械设计与理论
6. 基于计算机仿真的机械模具创新设计
7. 机械装备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

080204
车辆工程

1. 车辆系统动力学与现代设计方法
2. 动力机械工作过程控制
3. 车身结构优化与安全技术
4. 车辆性能检测及故障诊断技术

1. 车辆设计理论与方法
2. 车辆系统动力学与控制
3. 车身工程与轻量化设计
4. 电动汽车设计理论及控制技术
5. 车辆测试技术与故障诊断
6. 车辆电子控制系统
7. 汽车振动噪声分析与控制

080220
工业设计

   

1. 设计理论研究
2. 计算机图形学及应用

080221
制造工程智能检测及仪器

1. 无损检测技术及应用
2. 现代检测及自动化装置
3. 信息处理技术及应用  
     

080402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1.智能传感技术及网络化测控
2.无损检测技术及仪器
3.现代检测故障诊断


080503
材料加工工程

1. 材料制备、成形及计算机应用
2. 环境材料与绿色制造
3. 纳米功能材料
4. 高分子材料先进成型加工技术与理论
5. 聚合物改性加工与成型模具
1. 材料制备、成形及计算机应用
2. 环境材料与绿色制造
3. 纳米功能材料
4. 高分子材料制备成型加工及计算机应用
5. 塑料改性加工技术
6. 塑料模具CAD/CAE/CAM

080703
动力机械及工程

   1. 动力机械工程高效节能技术研究
2. 车辆动力机械环保科学与新能源技术
3.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
4. 汽车发动机混合动力技术
5. 制冷与空调技术

080706
化工过程机械

1. 过程装备安全可靠性及风险评价技术
2. 工业安全与风险评价及管理信息系统
3. 高效传热传质设备与技术
1. 过程装备的高效节能与可靠性
2. 锅炉压力容器及管道技术
3. 过程装备CAD/CAE技术
4. 过程装备计算机仿真与控制
5. 环境工程材料与装备技术
6. 流体工程及设备

081903
安全技术及工程

         1. 工业安全与风险评价技术及管理信息系统
2. 安全监控系统及装备故障诊断技术
3. 材料保护技术与工业安全
4. 过程安全控制与模拟技术
5. 工业装备安全可靠性技术

082003
油气储运工程 

        1. 油气储运工艺及设备
2. 油气储运安全与可靠性技术

 

联系方式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网址:http://www.scut.edu.cn/CME/
地址:广州五山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邮编:510640
联系人:邓蜀粤(020—22236360;mexiawei@scut.edu.cn
丁煜好 (020-22236360;yhding@sc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