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级校友 李德前
回忆往昔,自己乏善可陈。唯有感恩、感恩、再感恩!首先感恩党的培养。我从小就得到党的关怀,就连名字,也是党员老师给我取的。小时我在乡下读私塾,是启蒙老师伍先生(秘密共产党员)给我取书名(在学堂用的学名,不用乳名)。解放后,父亲帯我到县城读小学,直接插班化一小五年级,在校寄宿,备受李主任(党员)关怀。后来我考上化一中,再升高中,深感学校的党员校长、老师对我十分关心,悉心培养我,非常感激。1958年我被录取到6013班,在党员老师的指导和栽培、同学的支持下 ,我当选了华南工学院第一届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并非我出色,是党和学校给我荣誉。我下决心,在任何时候都要听党的话。
我自觉践行党组织关于“不提倡在读大学生谈恋爱”的规定,我没有追求过一位女同学或女学生。直到毕业后在亲戚处认识了一个女朋友,给她留下通讯地址。两年后,她的一个女同学给我来信,说她对我是一见钟情,想我都想到病了,发誓非我不嫁。这样专一的女孩,正是我心中的女神,于是我写信安慰她,接受她成了我的另一半。她在乡下,我们两地分居十三年。感恩张进院长(华工党委书记)、沈英明党总支书记、罗湘琴党总支书记、恩师王康廷教授(党的省委委员)、党员恩师卢文教授(数学系首位系主任)、邓韵秋教授(全国三八红旗手)、陈璞华老师、凌志英老师等等恩人的关怀和帮助,使我们一家人得以团聚。
卢文教授、王康廷教授在创建数学系的历史中,立下不朽的功勋。他们提出,做数学分析习题、组织学术讨论班、到实践中去理论联系实际,把数学系办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系。我是切实按照他们的指导去做的。王康廷教授让我在数学系论文报告会上报告我的第一篇论文。当时我还是一个幼稚的大学生,但十分赞赏他们提出的团队精神。我在报告会上说“孤芳不成圃,独木不成林,红专靠集体,高峯共登临。”希望和大家一起研究、提高。我没有把论文的结果作为重点,而是着重讲我是怎么想出来的。报告会后,卢文教授、王康廷教授鼓励我继续努力,写论文争取发表。来听报告会的专家陈家骏老师,说我的论文不错,建议我用复变函数的方法去改进、提高。我很感激指导过我的老师们,是他们带我走上科学研究的路。
1960年,因为工学院教学需要,我被抽调当培训教师。对于只读到二年级的我,一下子就要承担高等数学的辅导教师工作,不免有些胆怯。何淑芷老师、朱显镜老师、吴秀琼老师、蒋铭铮老师、陈世雄老师、楊茂信老师给我许多鼓励和帮助。记得陈老师对我说过:“得天下英才教育之,不亦乐乎!” 后来系里通知我们回6013班参加毕业考试,我又得到王康廷教授、王进儒教授、陈达明教授、邝矶法教授、苗文绥教授、吴亚森老师、陈景曦师、谈延炜老师、李锡权老师、陈珍华老师的指导,顺利取得学士学位。
1963年,我们这些培训教师要回到6013班参加毕业分配。我是党培养成长的,一定服从分配。我写下了自己的表态:“毕业歌声震天阙,决不辜负党心血。教导记牢不待言,立场站稳何须说。……”“束装待发,一声号令,奔赴远方。党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建设共产主义是我的理想。……”后来组织上让我留校任教,我没有机会奔赴远方。我知道,自己不能像礼炮一般,轰轰烈烈,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但也要像焟炬那样,默默燃烧自己,给人们奉献光明。
文化革命后期,我被送到曲江五七干校劳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在干校,我得到许仁铭老师、郭贤春主任和董铁汉老师的亲切关怀,非常感激。后来华罗庚大师来广州推广优选法,王康廷教授(省委委员)把我从干校抽调回来,亲自带领我们到工厂推广优选法,优化工艺和配方。王教授对我们悉心指导,关怀备至,他的亲切容颜至今仍记忆犹新。
1972年,我被分配到自动化系任教。系领导、教研组的领导和老师对我非常好,非常感谢华工副校长李伯天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其节教授、李培豪老师、钟慕良老师、罗永炎老师、张秋维老师、陈维英老师、宋廷熙老师、金韶宁老师、岑人经老师、张行健同志等等,谢谢他们对我的关心和支持。
1977年恢复高考,我又回到了华工数学这个温暖的大家庭。这样说不是写文章的需要,而是我的心里话。卢文教授、邓韵秋教授待我就像父母关爱儿子一样。卢教授让我到他们家参加中山大学的学术讨论班,我就成了他的入室弟子。卢教授教我怎样进行科学研究,怎样写论文。邓教授像妈妈一样,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教我怎么处世,怎样教学……。组织安排我做邓教授的助手,我就像邓教授一样热爱我们的学生。我对班里的同学们说,你们不必叫我做老师,可以直呼我的名字。我们都是邓老师的学生,你们就是我的师弟师妹。我和同学们的关系很好,我尽心尽力做好教学工作。
我感谢前面提到的各位恩师,感谢邓自立老师、陈衍光主任、吴锦全书记、谭国英书记、龙振英书记、钟炳成主任、丁勇书记、李树英同学、林举翰同学和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还要特别感谢黄仲涛教授(化学系系主任)和带我到桂林参加全国学术交流会、让我报告了一篇论文的刘永清教授。我的妻子对我说,刘教授平易近人,居然认得她,见到她都热情打招呼。刘教授真好!我觉得华工数学系这个大家庭真温暖。
一个家庭总会奖励家中的孩子,我也几次得到奖励。
我明白,并非我比别人做得好,那是大家对我的关心、支持、鼓励和鞭策。黄南泰老师、方思行老师等等多次提名推荐我,孙爱霞老师把评先进的名额让给我,钱澄鑑老师把提升工资的名额让给别人,汪国強老师把进修带回来的计算机赠给实验室,这些都令我感动。我觉得数学系党总支真好!党员真好!我的老师和同学真好!我必须努力做得更好才对得起大家。
在联系实际、开发项目期间,贺德化教授、钱澄鑑老师、黎镇堃老师、楊茂信老师、陈世雄老师、楊素薇主任、李秀玲同志、廖芹同事、林健良同事等等,都曾给我大力支持和帮助。令我感动的事很多。我应感恩的人很多,拙笔难以尽书,唯有一并表示感谢!我们数学的党总支很好、教师很好、同学很好,我们的学院一定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