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新闻

华南理工大学“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论坛”数学学院分论坛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16-01-22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数学学院浏览次数:140

华南理工大学“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论坛”

数学学院分论坛顺利举行

 

      20151229-31日,鹿涛、李道纪博士来访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4号楼数学学院。并于30日上午9点在4131报告厅举行学术报告会。朱长江院长、刘正荣副院长、杨启贵副院长、周胜林副院长以及学院广大师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学术报告会由周胜林副院长主持。鹿涛博士做了题目为 “High-Dimensional Nonparametric ODE Models for Dynamic Gene Regulation Networks” 动态基因调控网络的高维非参数常微分方程模型)的学术报告。主要报告了他在美国纽元州立大学的科研工作,鹿博士提出基因调控网络(GRN)是一个可以通过各种数学或统计模型来表示的高维复杂的系统。常微分方程(ODE)模型是一种常见的动态基因调控网络模型。虽然高维线性常微分方程模型已经得出了基因调控网络的证明,但是它以线性条件为前提的。在此,我提出一个非线性的常微分方程模型,以及耦合近似光滑的常微分方程的估计方法和自适应套索技术来模拟容易解决非线性因素的动态基因调控网络模型。这个方法在计算效率和精度方面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其他优势。

   李道纪博士做了题目为“Innovated Interaction Screening for High-Dimensional Nonlinear Classification”(高维非线性分类的创新交互筛选)的学术报告。李博士提出了一个从IISSQDA两个步骤的过程。第一步先提出了一种基于转换原始P维特征向量的创新交互筛选(IIS)方法;第二步提出稀疏二次判别分析法进一步选择重要的交互以及主要因素并进行分类。李博士提出的IIS方法通过验证P特性而不是所有双向交互作用的顺序来筛选重要的交互作用。理论表明,该方法在筛选样本P呈指数增长的高维的交互作用中有效。在选择和分类步骤中,在判别分析中建立了一个稀疏不平等的估计系数向量并且证明过程中产生的分类误差可以把oracle分类误差加上一些微小的零阶误差作为误差上限。广泛的仿真研究和实际数据分析表明,李博士的提议跟在交互筛选和高维分类方面的现有方法相比有优势。

   随后,鹿涛和李道纪博士与参会教师和学生就报告内容和研究方向进行了答疑和互动交流,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据悉,华南理工大学“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论坛”于201511月首次启动,旨在面向全球邀请拥有不同学术背景的青年才俊,围绕国际科学前沿、热点研究领域以及行业产业的技术问题等展开探讨和交流。通过这个平台,互相启迪、开拓视野,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1.jpg

                    鹿涛博士作报告                    

   报告人简介:鹿涛博士。2003年在中国科技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06年、2008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和美国罗彻斯特大学获得硕士学位,2011年在美国罗彻斯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在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任助理教授。

 

2.jpg

李道纪博士作报告

   报告人简介:李道纪博士。2003年在华中师范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06年在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获得硕士学位,2011年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2年至2015年在美国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做博士后。现任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统计系助理教授,兼任美国统计协会,数理统计学会和泛华统计协会3个国际统计组织的会员。

4.jpg3.png

老师现场提问

 

5.jpg

学院领导与学者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