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研究生院 发布时间:2024.12.13
12月5日下午,由研究生院主办,新闻与传播学院和新能源领域研究生导师发展中心承办的“2024年研究生导师培训与交流系列活动”大学城专场在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图书馆举行。研究生院大学城校区办公室主任谢茂华、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徐爱群、大学城校区办公室薛峰,软件学院、旅游管理系、设计学院、法学院、生物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等院(系)的研究生导师代表,研究生工作教务员、学位分会秘书等20余位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培训由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陈娟和副教授卢远航主讲,副院长张庆园主持。
研究生导师培训与交流系列活动现场
活动伊始,研究生院大学城校区办公室主任谢茂华向在座导师们系统介绍了学校当前研究生招生和培养的总体情况,深入剖析了各层次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指出导师们应当切实履行好导师职责,着力培养并提升研究生的专业素养与品质修养。同时,他还建议导师们高度重视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构建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为研究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研究生院大学城校区办公室主任谢茂华
在主讲环节,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陈娟围绕“理论如何驱动研究生学术研究”这一主题,以阶段变化模型在健康宣教中的应用为案例,深入探讨了该理论如何有效融入健康科普工作之中,从而为信息的精准传播开辟新的路径。最后,她从“拥有自己的home theories——熟悉理论的应用场景——在场景中找到理论突破口——在突破口中实现学术创新”四个维度对研究生和导师在具体研究中建立良性互动关系、开展深度合作提出了深刻见解。
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卢远航结合文献及自身的研究生指导经验,以“以终为始:关于研究生学术实践的若干思考”为主题,从选题与问题意识、文献理解与运用、写作规范与意识、师生互动等维度,深入浅出地点出了当下学生论文写作的常见问题与导师指导困惑。他认为,应从制度安排、导师心态调试、学生认知形塑三个关键层面出发,采取针对性的策略,以科学地指导并促进学生的学术训练过程,并由此发展良好的导学关系。
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陈娟
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卢远航
圆桌讨论环节中,与会导师们分享了他们的学习心得,就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方案、国际化特色和措施、学科交叉培养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
圆桌讨论
据悉,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开展研究生导师培训已有近二十年历史,通过系统化的培训、深入的学术交流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分享,为导师们搭建一个学习新知、拓宽视野、增进合作的重要平台,共同探索更为高效、创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2024年研究生导师培训与交流系列活动”自启动以来先后在广州国际校区、大学城校区、五山校区分别举行,主题单设、内容各异、交流深入,切实推进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有效加强了师德师风建设,显著提高了教师培养培训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