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研究生院 发布时间:2024.10.25
10月12日-15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全国总决赛现场赛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参赛队伍奋力拼搏,发扬“我敢闯,我会创”精神,经过激烈的现场角逐,勇夺金奖4项、银奖2项,其中,产业命题赛道斩获金奖3项、银奖1项,包揽了广东省代表队在本届大赛该赛道中获得的全部金奖,也取得了我校该赛道的历史最好成绩!
上海交通大学总决赛现场
自本次大赛启动以来,学校给予各项目团队全方位的支持与指导。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密切关注并指导备赛工作。10月9日,学校党委书记章熙春出席学校总决赛模拟赛现场,为参赛队伍出征授旗。章熙春指出,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学科竞赛是学校加强立德树人、“三全育人”,做实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重要抓手,也是对学校学生科创体系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检验。学校相关部门、各学院要以备赛参赛为契机,充分激发创新大赛的乘数效应和化学反应,全面提高大赛对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效力效能。
章熙春书记为参赛队伍出征授旗
华南理工大学参赛队伍
研究生院协同教务处、校团委等相关部处和各院系做好研究生参赛队伍尤其是产业命题赛道的各项组织工作,积极部署,主动对接,以大赛为契机,深刻推动学校创新教育改革,全面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活力,着力培养敢闯会创的有为青年人才。研究生参赛队伍获得4金2银的优异成绩,充分展现了华南理工大学持续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全面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卓越成果。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是“三位一体”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推进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学校研究生教育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创新发展需要,持续探索深化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改革,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同搭建育人平台,强化校企协同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先后实施工程博士跨领域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项目、关键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等,开展卓越工程师人才有组织培养。依托我校特色优势学科的专业资源,同时与命题企业深度融合,学校连续四年获得产业命题赛道全国总决赛金奖,尤其是今年的成绩取得重大突破(产业命题赛道广东省赛获6金1银、全国总决赛获3金1银,均位列广东省高校该赛道第1位)。
下一步,学校将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的回信,以创新大赛为契机,做好获奖项目的宣传推广工作,进一步深化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持续鼓励和支持广大研究生跻身“科教融汇、产教融合”育人实践,积极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着力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迈向新台阶,为培育新质生产力贡献华工力量。
(据悉,本次大赛学校实现了各个赛道全面收获,最终夺得6金4银的好成绩,位列广东省高校第1位。)
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决赛研究生参赛队获奖情况
序号 | 项目 | 赛道 | 组别 | 获奖 | 来源学院 |
1 | 自主可控宽带卫星通信与北斗全球定位核心射频芯片研制 | 产业命题赛道 | 产教协同创新组 | 金奖 | 微电子学院 |
2 | 新一代无线通信空地立休赋形绿色基站天线 | 产业命题赛道 | 产教协同创新组 | 金奖 | 电子与信息学院 |
3 | 集群算力能效的基准设计与优化方法 | 产业命题赛道 | 产教协同创新组 | 金奖 |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
4 | 艾视维科技--AI大模型助力复杂场景生产领军者 | 高教主赛道 | 研究生创业组 | 金奖 | 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 |
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全国总决赛研究生参赛项目简介
(1)产业命题赛道
1.自主可控宽带卫星通信与北斗全球定位核心射频芯片研制
卫星及应用产业是国家战略性高技术产业。21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呈现持续快速增长态势。北斗引航者团队针对我国自主研发的卫星通信与北斗全球系统导航系统,提出抗干扰卫星通信、导航系列化核心芯片设计与实现方案。通过突破卫星通信导航信号高频宽带、高灵敏度、高精度的射频技术、抗干扰技术等一批关键技术,重点解决卫星轨道高、信号微弱、易受干扰,产品体积大、功耗高等实际应用问题,形成了卫星通信导航基带和射频等自主可控的核心芯片产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受到企业高度认可,将为企业解决核心技术芯片化的产业发展关键难题,使得国产自主芯片在军民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
2.新一代无线通信空地立体赋形绿色基站天线
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低空通信基站天线是发展低空经济的关键基础设施之一。波及天地团队深耕基站天线技术,致力于开发新一代空地融合的绿色基站天线,成功开发了射频多功能融合芯片和大扫描角多频共口径天线系统等产品,不仅提升了天线集成度,减少天线体积,还降低天线损耗并提升天线波束对低空覆盖的能力,突破了低空通信网络中的技术瓶颈,为加强低空飞行器的信号覆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成为了低空基站天线细分领域的引领者。
3.集群算力能效的基准设计与优化方法
我国算力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但集群算力的电力消耗高居不下。能效评测与能效优化技术是集群算力节能的重要方法,但现有的基准软件业务覆盖率低、能效评估不全面,节能技术优化不深入。
项目团队了提出一套AI驱动的基准选取方法,并基于基准软件评估的能效指标和集群瓶颈,采用负载分类和能效预测技术,提出了业务感知的集群多组件动态联合调优技术,从而显著提高集群的能效,促进绿色算力产业的发展,全面助力国家“双碳”战略。
(2)高教主赛道研究生创业组
1.艾视维科技——AI大模型助力复杂场景生产领军者
艾视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6月,由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谢显飞创立,致力于成为复杂工业场景的智能化制造领军者。公司针对目前复杂工业场景中自动化程度较低的现状,通过独特的技术创新,采集工人操作视频,分析工人操作动作及工艺参数,提炼大模型,最快15天就能完成基础模型搭建,用机械自动化操作替代人工操作。
公司目前已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获广东省科学院投资,服务客户涵盖耐克、阿迪达斯、安踏、宁德时代、小鹏汽车、旺旺等各行业头部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