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
广东省计算机学会软件工程专委会
协办:
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智能算法研究中心
数据科学与智能软件团队
会议主持:杨晓伟教授
报告时间:2023年4月2日(星期日)下午15:00-17:00
报告地点:华南理工大学南校区B8报告厅
报告人:王崇骏教授
报告题目:人机合作关键技术及应用挑战—从AAMAS的研究视角
个人简介:
王崇骏,男,博士、教授、博导,任职于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及南京大学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中德HPI研究院联合创始人,兼任南京大学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兴趣是自主智能与群体智能、复杂网络分析、大数据分析及智能系统等,近五年发表论文70余篇、授权专利20余项、出版专著3部。截至2022年底,主持和参与包括国家重点研发项目、973、发改委专项、教育部重点基金、工信部产业化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支撑计划、重点研发项目在内的国家及省部级基金与企事业资助项目50余项。在新型互联网及“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及“大数据+”、金融科技及“区块链+”等领域有3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产品化和商品化推广。
报告摘要:
作为一种新型合作模式,人机合作充分利用人和机器的优势,有效融合人类智能和机器智能,从而更加高效地完成复杂任务。在不同场景中的成功应用凸显了其旺盛的生命力,也因此得到了工业界和学术界的普遍重视。人机合作的主体是人,因此机器必须准确理解用户和用户目标,并获得用户的持续信任,进而利用工具理性优势协助人类实现价值理性,并确保人机合作的安全性。然而,人的主观性与机器的客观性、人的有限理性与机器的近似完全理性等诸多冲突给人机合作带来若干难题,而开放计算环境进一步加剧了上述困难。本报告从AAMAS的研究视角,扼要分析和研判人机协商、人机协调、人机协作和信任构建面临的挑战和一般的技术路径,详细介绍本研究组从数据驱动和逻辑驱动两个层面在各个环节开展的相关工作和进展,最后简单介绍人机合作在智能中医诊疗应用场景的应用和启示。
报告人:陈振宇教授
报告题目:智能软件系统质量保障
个人简介:
陈振宇,南京大学软件学院教授、博导,主要从事智能软件工程的研究。慕测科技创始人、IEEE国际软件测试大赛发起人,江苏省计算机学会产业工委执行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杰出讲者,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软件测试》负责人。曾主持发明专利转让项目2项、发明专利许可项目1项、海关总署金关工程二期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国际交流项目)8项,参与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大国际合作项目若干项。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在中船重工、中航科工、中国电科、国家电网、百度、阿里、腾讯、华为等知名企业转化,研究成果获2012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5年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7年CCF NASAC-东软青年软件创新奖、2021年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2021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报告摘要:
智能软件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其质量保障成为重要挑战。智能软件系统是非确定性智能模型嵌入确定性业务流程的复杂软件系统。智能模型通常以海量数据驱动方式构建,并呈现出大规模非线性变换数值计算特性;模型嵌入系统运行于各类复杂软硬件平台和非确定性开放环境,适应多样化业务场景且目标任务难以精确表达,给质量保障带来诸多新挑战。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数据驱动智能软件系统,尚存在数据与软件的质量依存关联机制和智能软件缺陷的触发与传播机理两大科学问题需要突破,且面临多模态数据融合和开放信息物理环境的挑战。本项目拟研究多模态融合的数据生成与扩增方法,探索领域可解释的智能软件质量评估方法和物理特性强关联的智能系统质量分析方法,进一步采用质量驱动的智能软件缺陷自动修复技术,在自动驾驶和智慧农业等智能软件系统保障领域取得示范性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