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糖父子兵》——陈济清 陈伟民

发布时间:2024.12.09 14:19:42
浏览量:43

校友简介:陈济清,1952年入读华南工学院,攻读化学工程学系制糖专修科,1954年毕业,是学校组建后制糖专业的首届毕业生。陈济清之子陈伟民,1980级化学工程二系制糖专业学生。

一家两代同为华南理工大学校友,从1952年到1980年,跨过近三十年的时光岁月,先后在制糖工程专业学习,薪火相传,赓续荣光,见证着华南理工大学制糖专业自1952年创建以来前30年的发展变迁。

峥嵘岁月  走进华南工学院

1952年华南工学院成立之初设置的糖品物工学、食品工学和制糖专修科,为国内最早设立的食品本科专业。陈济清校友,1952年入读华南工学院,攻读化学工程学系制糖专修科,1954年毕业,是学校组建后制糖专业的首届专修科毕业生。

   (左图:陈济清校友毕业证   右图:陈济清校友当年使用过的教材)

(左图:《糖业分析》编者陈连就教授   右图:陈连就教授在指导学生)

执着坚守  立足岗位创佳绩

陈济清校友毕生主要工作经历是在原轻工部广州轻工设计院任职,高级工程师职称,曾任设计室主任,人事处处长等职务,其长期从事酒精生产的工艺设计,是国内酒精工艺设计方面的专家,尤其是在酒精连续发酵及多塔差压蒸馏设计方面有独到的见解,曾先后主持过广东遂溪城月糖厂酒精车间、上海酒精总厂、安徽宿县酒精厂、非洲贝宁酒精厂等多家国内外大型酒精厂(车间)的设计,并在上世纪60-80年代,受单位委派,先后多次接受援外任务前往非洲马里、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及越南等国进行糖厂建厂现场设计。

陈济清校友在酒精生产工艺设计事业上的毕生努力,为提高我国酒精生产技术水平、提升产品质量、节能降耗、减少污染、提高效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是享受国务院和广东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陈济清校友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21年获颁《光荣在党50年》纪念勋章。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陈济清校友始终坚定信仰、踏实工作,锚定造福国家和人民的奋斗目标,择一事,终一生。人生因此而精彩,事业因此而辉煌。

耳濡目染   树牢志向共传承

“父亲生前每每向家人提起他的华工毕业生身份,都会以此为傲。他一生在工作、事业上取得的成就,当无愧于母校的培养,无愧于华园学子的身份。作为他的儿子,我出生于60年代,成长在一个“读书无用论”盛行的年代,但是受父亲的影响,我总算没有荒废学业,在当年得以高出高考重点院校录取线30多分的成绩考入华工,就读制糖专业,这也是我的骄傲,但也仅此为止。我承认在工作上的成绩、在对国家、对社会的贡献方面,和我的父亲相比,远远不能望其项背。”陈伟民校友在谈起父亲时满是自豪。

父亲的表率,家风的传承,无形之中激励着陈伟民校友坚定地选择成为“华工人”,成为制糖专业的一份子。除此之外,更是塑造了他追求卓越的人生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陈伟民校友的本科毕业文凭)

陈伟民校友本科毕业后先在大型国有饮料企业广州亚洲汽水厂从事产品研究开发工作,取得工程师职称后进入外资企业从事市场营销工作,先后担任过世界500强企业德国拜耳公司广州办事处副首席代表,德企德之馨公司亚太地区区域重要客户经理等职务。自2016年起自主创业,从事香精香料产品的贸易,代理行业领先企业的产品,向国内客户介绍推广国外的先进技术和优质产品,为中外企业的商贸和技术交流做出了贡献。

两代人的华园情结,凝聚了对学校教育理念的深度认可。制糖父子兵,见证了制糖学科的发展。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学子加入到华南理工大学,加入到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这个大家庭,加入“甜蜜的事业”。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