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刘家汉:爱国爱港爱母校

发布时间:2017.06.15 14:39:27
浏览量:737

 刘家汉,男,1937年7月7日出生,1956年本科入读华南工学院(1988年改名为华南理工大学)人造石油专业,由于身体原因休学一年,1957年转读制糖专业,曾任香港大益染料行公司董事长。刘家汉校友热心香港校友会工作,是香港校友会创会会员,曾连续多年任华南理工大学香港校友会常务副会长、华南理工大学顾问教授,现任华南理工大学香港校友会顾问。


ec29f84e-700e-413b-b9ce-8e9ff299a4a2.jpg

刘家汉校友身穿华南理工大学五十周年校庆纪念衫接受学生记者采访


    最爱郊居四月初,庭前橘发两三株。2017年4月13日,我们来到刘家汉校友家中。刘家汉校友身穿华南理工大学五十周年校庆纪念衫,一见到我们就激动地说:“这件衣服,我平时是不舍得穿的,今天要见见我的小师弟和小师妹,所以才穿上,你们看,校徽都还是老校徽。”坐在安静的庭院里,刘家汉校友开始讲述八十年岁月中的难忘故事。

生于国家忧患时
“我爱中国,中国爱我

  1937年7月7日,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爆发,同一天,刘家汉出生了。母亲为其取名“家汉”,寓意为“汉华民族源远流长”,也深深地留下了“家国兴亡匹夫有责”的烙印。
  刘家汉生长在国家忧患之时,为躲避战火,举家搬迁,父母亲逃到了广西山区行医。在战火连天的当时,广西山区的相对平静让刘家汉接受到良好的启蒙教育。抗战胜利后至新中国成立前,他就读于广西省南宁市师范学院附属小学。1949年,刘家汉回到广州,在培正中学从初一读至高中。回忆起中学读书时参加的义务劳动,他自豪地说:“大炼钢铁、砍伐甘蔗、甚至连越秀公园的建设,我都有参加”“我认为这种义务劳动很好,既可以锻炼身体,又能体会到劳动人民的辛苦。”
  在回忆20岁前的生活时,刘家汉常说,“我真的十分幸运”“我爱中国,中国爱我”。这道出了他对国家的感恩,也道出了他希望尽自己的力量为祖国服务的理想。
  1956年,刘家汉通过全国统考,成功进入华南工学院人造石油专业(油页岩的开采与提炼)学习,后来转入轻工食品学院。大学期间,刘家汉学习成绩优异,特别是有机化学课程,“5分满分,我拿到了5分。”在华南理工大学期间,他打下了扎实的数理化功底,培养了团队精神和领导能力,这为他以后的事业腾飞奠定了基础。

闯香江初试啼声
“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

  在华园学成之后,刘家汉南下香港,在香港联业纺织南新染厂印花车间工作了6年。凭借在华南理工大学积累的扎实专业知识,刘家汉很快被提升为车间主任和工程师。
  时值香港经济腾飞,刘家汉有幸前往德国赫斯特化工厂和日本住友株式会社学习和进修。刘家汉刻苦钻研和勤奋敬业使他得到了外国代理商的器重,1966年受聘为德国赫斯特香港化验室技术主任及市场经理,并被派到东南亚各国指导纺织厂的生产技术及产品推广。

b33f73fa-c795-4c38-a89e-f88d38bd84ae.jpg

青年时代的刘家汉校友


    知识的不断丰富,能力的不断提高和经验的不断积累,让刘家汉更加自信。自1983年起,刘家汉自办实业,创立大益染料行及漳港化工有限公司,产品畅销内地、港澳及东南亚各国,享有很高的声誉,而后成立广州大益涂料公司,并投资年产15000吨双氧水的福建龙岩双氧水化工厂,成为华南理工学子勇闯香江的一段佳话。
  40岁的他厚积薄发,艰苦创业,开拓了人生新旅程。关于自主创业,他对华南理工学子们的忠告是:创业必须创新,不要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而且必须有扎实的基础,对创业的行业有足够的认识;其次,创业一定要有计划,要抓住机会;最为重要的是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有自信才能成大事,但也不能太自我,不要自以为是。

群鹤相聚校友会

“2007年前回母校次数最多的校友”

  在很多人看来,华南理工学子到了香港一定会做出一番大事业,生活一定不差。事实却并非如此,由于当时内地学历不被承认,华南理工人在香港做的大多数是货仓管理、保安之类,在异乡闯荡郁郁不得志,难免会很孤单和寂寞。用刘家汉的话说,他们都是一群孤雁,孤雁们唯有创立校友会才能让雁成群,大家互相帮忙,大家一起回“家”。
  “创建香港校友会一直是我们共同的心愿。”作为香港校友会的“笔杆子”,刘家汉多次编撰记录会史。1969年,华南理工大学香港校友会成立,刘家汉加入这个大家庭,并进入执委会工作。刘家汉一直在香港校友会为校友服务,他的公司更是作为香港校友会会址达20多年之久。他曾任香港校友会常务副会长,并发动成立了香港校友会会长奖学金。


bee903d2-8d09-4ab4-a8ff-5867d12e0a2d.jpg

香港校友会


    互帮互助,一起牵手回母校,曾经的“孤雁”已经变成了“群鹤”。在改革开放初期,香港校友会组团回母校拜访,为学校提供了必要的物资支持。他们还热心地接待了一批又一批到港参观、交流、访问的各级代表团。一代代身处香港的华南理工人抱着爱国、爱港、爱母校的情怀,持续推动着两地的交流。

  几十年来,刘家汉积极参与母校各种大型活动,如第一届大学生田径运动会,挑战杯竞赛、校庆及各地校友会庆典等活动。同时,他还积极支持母校基础建设,为建设学生活动中心、食品校友楼等出钱出力。此外,他还在学校设立了华侨助学金,帮助食品学院学生超过百人。基于刘家汉的卓越成就和杰出贡献,2012年,他被华南理工大学授予“杰出校友”荣誉称号。

  刘家汉从心底里乐意亲近校园,他颇为自豪地声称:“我是2007年前回母校次数最多的校友!”这个“校友之最”可能实至名归,由于公司在天河,刘家汉当时每周下班后都会带着妻子回到华南理工饭堂吃饭,逛逛校园,回忆青葱往事。

  作为华园的老学长,刘家汉对师弟师妹们抱有很大的希望。他说,同学们一定要多元发展,文科生要懂一些理科知识,理科生要有文科思维。更为重要的是,要弘扬华南理工大学精神,传承华南理工大学优秀传统,懂得回报祖国,回报社会,回报学校。

  刘家汉说:“我最喜欢《钢铁是怎样炼成》里的一句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为了祖国,为了社会,刘家汉一直在尽自己全部的力量。


文 字:学生记者 黎锌颖
协助单位:校友工作处 
图 片:受访者提供
编  辑: 祝和平
编 审:孙宏志 柯 宁
总策划:张锅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