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身边的感动】时光让我遇见你们——专访2015级食品质量与安全班邵晗咏

发布时间:2017.04.23 22:00:00
浏览量:1074
  我还记得那是一个天气晴朗的傍晚。还没到下课的时间,校园里只有三三两两的行人在走动,学六饭堂静悄悄地,只有风在窃窃私语。
  微风,斜阳,身着一袭白衣的邵晗咏师兄就在这时从门外走了进来,温和地向我们打招呼。初见师兄,温和、有礼,谦谦君子,但看上去又有点疏离,这让我有些担心今天的采访会不会冷场。
 
  入座后,我们便开始了采访。
  在采访之前我便听闻师兄在“江湖中”的盛名:现任15级食质班班长,曾带领15级食质班获得学院先进班集体和两次院运会精神文明奖,以其独特的管理方式获得班级同学们的认可与支持,同时还是社团联合会调研部副部长。在见到师兄真人后,我忍不住脱口而出内心里的感慨:“师兄果然不负江湖盛名!”。邵师兄腼腆一笑。一时间,师兄身上的疏离感就散去了,在我面前只剩下一个被夸奖会不好意思邻家男孩。

 我之前一直认为,能带领一个班集体获得这么多荣誉的人,之前应当是任职过相关职位的班干,有着丰富的经验,结果师兄的回答在我意料之外:“高中当过化学课代表算不算?”。我有些好奇,没有经验,没有积累,是什么让师兄选择尝试一班之长这个职位?“其实吧,如果中学小学当过班干部,到了大学还来当班干部,就没有什么激情了。反而是之前没有担任过班干的师兄,因为阅历比较年轻,所以充满激情”。师兄说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了海贼王路飞,同样阅历年轻,也同样满腔激情,而路飞的目标是成为最强大的海贼王。

  之所以竞选班长,其实还有一个原由。在担任班长之前,师兄担任了军训时的排副。“我是少数民族锡伯族的。新疆有一个政策,叫做少数民族预科班。就是先上一年预科班,再过来上大学。”在当时的预科班里,师兄担任的是副班长的职位。但这个副班长在班级里起到的作用却和师兄想象的有些出入,“感觉很多事情与想法、都会受到制约,最后的决定权是在班长的手里。”有的时候,因为不同的观点、想法,师兄不赞同最后的决定,但自己的意见起的作用又不大,渐渐地,他便觉得没有意思。“我想,这就如同游戏里的角色,有小兵也有英雄,我们当然会选择当英雄。但比起当一号位的英雄,我更愿意当二号位,或者辅助位置的英雄。
  “如果我‘首当其冲’,我担心我有可能会顶不住压力,有些时候会做出极端的选择,但如果我是背后的人,能够冷静下来思考的话,我会做出更好的选择。但是,我来到这边后,找不到‘自己想保的一号位大哥’,所以我觉得应该选择自己来这个位置,来当这个‘大哥’。”
  我一直相信世间有“因果”,你付出了什么,也将得到相应的回报。我知道我的这个看法有些天真,但没想到师兄赞同了我的看法:“你这个因果论我觉得说的挺好的。可能和别的班长相比,我对班级建设比较上心。别的班的班长做事大多是上传下达,而我会比较主动地去做一些事,多帮他们打听一些有用的消息,组织比较多的活动,有一些可能不是我该操心的事情,我也会去帮一下。”或许正是这些点滴的事情为师兄在今后顺利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埋下了伏笔。“我感受到了他们的回报。班里的氛围很好,很团结,没有出现那种‘比起班里氛围社团、部门氛围更好’的情况。平时上课人来得很齐,旷课和迟到的现象很少。以至于每次老师点名检察纪律时,都会说:‘欸,你们班人来得很齐。’‘我们班一直都很齐呀!’”,师兄说到这里,忍不住眉飞色舞地模仿了一下老师惊讶的口气,眉目之间有藏不住的小骄傲。

  在我看来,大学班长和中小学班长是不同的。中小学时我们谨遵教导听老师的话,听班长的话,班长管理班级如鱼得水。但在大学,每个同学脾性有异,大家都有独立的思想,在管理过程中难免出现不同的声音。师兄给了个生动的比喻:“在中小学时的班长更像是替老师处理一些事物的帮手,在大学的班长才更像班长,像班主任一样。”对于如何同班里同学相处师兄也有自己的见解:“一些人当班长倾向于给人一种威严感,让你意识到他是班长你就该怎么怎么样,这样可能处理事情也会方便一些。但我这边的方法可能更通人情味一些。班长不像班长,更像是大哥。”

  尽管如此,在两年的班级管理中,还是会有一些处理不当的事情发生。“我后悔的事情其实挺多的。因为我这个人有时比较冲动,冲动起来就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比如说在优秀班集体评选排练的时候,因为一些事情,就和班里几个女生产生了争执。当时因为时间比较紧迫,一团火冲上头来就吼了她们。但现在想想,其实这种有不同的声音挺好的,有不同的声音能让我想到更多东西吧。”

  师兄在任班长的同时,还是社团联合会调研部副部长。面对如此优秀的师兄,我趁机请教师兄在处理班级事务、个人学习和社团事务之间矛盾的方法。师兄大方地分享了他的经验:“有的人进部门,觉得我进这个部门的过程是磨练自己的,可进了后没两周就退了;有的人进了之后很积极,有的人不积极,主要还是看你自己吧。你想多认识一些人、多学东西,就多做事情。一个组织或部门就是一个开拓你思维的地方,这是一个隐性的东西。像刚才提到的因果论,你付出多少,就会收获多少。你眼中不同事物的分量不同,你分给他们的精力也就不同。”

  “对于未来班级的规划,师兄有什么想法吗?”师兄卖了个关子:“对于未来的规划也不好说出来,有些事情说了反而就做不到了。还是想慢慢看一下。”“但是最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关于班里的考勤是不是该松一松?但这像一个大坝,有一个漏洞有可能会崩塌。所以两种声音一直在我心里打架。”
  在采访的最后,我即兴提出了一个脑洞大开的问题:“如果能时间倒流,回到高考前,你记得高考题的答案,你可能会有更好的未来,但也会和现在的人擦肩而过,你会怎么选择?”师兄笑了笑,很认真地配合我回答这个不切实际的假想:“能考高点还是考高点吧。但是还是会选择来这里。毕竟这里的人和事都是真实存在过的。你认识的人,你想和他打招呼,但他又不记得你,这种感觉还是很难受的,还是按照人生轨迹这样走吧。”按照原来的轨迹走,再次和生命中亲爱的人们相遇,享受这生命的馈赠,美矣。
  时间对每个人都做出了美妙的安排,让你遇见你生命中亲爱的人,做到你生活里骄傲的事,像个循环的因果,潜伏着等着最后的相遇。我想,师兄选择按照原来的轨迹走,也是因为不愿错过现在的你们吧。
  感谢时光让你们相遇。(文 / 苏利月 图 / 邵晗咏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