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稳讲台,用爱发声”——专访林志毅老师

发布人:王婉琳 发布时间:2019-11-14 浏览次数:2814

       林志毅,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副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林老师在刑事诉讼法、证据法、法哲学、司法制度等领域内研究成果丰硕,在《中外法学》、《政法论坛》、《现代法学》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曾获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陈光中诉讼法学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奖、中国法学会“中国法学青年论坛”征文二、三等奖等多项学术奖项,同时,获华南理工大学青年教师本科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新秀奖等教学奖项。自任教六年多以来,林老师开设的刑事诉讼法、证据法、律师制度、法律诊所等课程受到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

       对讲台的不离不弃是一种坚守,对自我的严格要求是一种示范,对学生的心灵导航是一种感染。作为我院青年教师的代表,林志毅老师坚持着用心用爱的教学原则,不仅传道受业解惑,更是润物无声育人,亲切和蔼的他还被大家称为“林男神”。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青年教师,聆听他的故事。

三尺讲台,心中欢喜

       “适合与合适,喜欢与欢喜。”当被问及选择教师这份职业的初衷时,林老师如是说。“适合与合适”是当初的选择,“喜欢与欢喜”是后来的收获。通过理性严谨地思考,林老师选择了教师这份符合自己内心对于未来工作的设想与个人性格特征的职业,而在这条道路上继续走下去时,他却显得尤为感性。他热爱大学优雅清新的自然环境,以及充满活力、朝气蓬勃的年轻氛围。“一开始的适合与合适可以说是理性考量的结果,而后来的喜欢与欢喜则是感性的意外收获,这种精神上的满足就是这份职业的动力源泉。”语言表达能力良好,能够潜下心来做研究,有能力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是为“合适”。而欢喜则是说能够从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中收获快乐与满足。“带学生开读书会,收到学生反馈说读完书后对学科的理解有很大帮助会感到很开心;通过课堂帮助学生打通知识之间的联通,看到学生的表情由刚开始时的迷迷糊糊转变为上完课后的豁然开朗会非常欣慰,这时,感觉自己是在做一件‘渡人’的事情。”林老师这样说到。说到带学生问题,林老师还特别“得意”地给我们介绍他担任班主任时班上的读书会,说在12名成员当中,当年有1人保送到中国人民大学读研,1人保送到浙江大学读研,1人保送到厦门大学读研,现正在中国政法大学读博,还有1人考上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全班当年有9人通过司法考试,其中7人是读书会成员。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说到读书会,林老师脸上始终泛着一种荣光。

兼容并包,声入人心

       “林老师在课堂上总是给我们很多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对我们的观点也总是点头支持、鼓掌赞同,引导我们说出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上过林老师课的同学这样评价林老师的课堂。在谈及林老师独具特色的开放自由的课堂氛围时,林老师认为“这与我的母校——北京大学自由民主,兼容并包的精神有很大的关系,加上文科背景,有很多问题的答案原本是没有正确与否的。”林老师认为开放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教学相长,可以激励学生自己进行论证,自己寻找理由,促进学术创新,甚至实现重大突破,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另外,每个人的知识、视角不同,学生们有些观点与自己的观点不谋而合,而有的观点则是自己从未想到的。林老师一直鼓励着同学们大胆发声,“自圆其说”。他的课堂,是永不停歇的思维碰撞。
       当我们在采访过程中提到林老师的刑事诉讼法学课堂成为优秀本科教学示范课这件事时,林老师露出了腼腆的微笑。他说“刚开始上课时也做不到呈现很好的效果,但是慢慢地积累,慢慢地改进与改革。”在他看来,课堂教学的关键只有“入心”这两个字,然而,要使课堂达到这一效果,需要付出很多努力。课前需要进行体系性的备课,要对自己的课中每一个知识点很熟练;其次,语言的表达也十分重要,为此他曾虚心地向其他老师讨教,在聆听其他老师的课程中吸取经验,博采众长。此外,上课的形式也不容忽视,林老师会在课前和同学们“唠嗑”,课中穿插案例、见闻、热点事件,他将上课比喻为主持人做节目,因为两者的关键之处都是要掌握好过程的节奏。通过“用心准备”,达到“入心”效果,这是林老师能够站稳讲台的诀窍。“上林老师的课仿佛进行了一场思维风暴,脑袋一刻没停过,一堂课后不仅收获到了知识,还会肚子饿。”同学们课后的感受正反映了林老师课堂松紧有度的节奏与良好的教学效果。

严而不厉,用爱表达

       “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严格,更要对自己严格。”上课一定穿正装是林老师的习惯,在结课后他会认真看同学们的评教,了解学生们的心声,吸取学生们的建议,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林老师还形成了一套独有的检验课堂质量的标准,通过观察学生们在课堂上落座后呈现的队形是正三角还是倒三角,以及学生看手机的频率来检验自己的课堂效果。严于律己之外,林老师也严以待学生。林老师说:“在课堂上,我不会轻易放过学生提出的任何一个问题,这样的严格能够让学生们培养严谨治学的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林老师也丝毫不放松要求。“见到老师要问好,起身时扶住椅面避免发出噪音,在正确的区域排队等地铁等等”林老师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也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注意礼节礼貌,树立起双一流大学学生该有的形象。”当被问到对学生严格的要求会不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时,林老师带着自信的微笑说:“我对学生的严格是严而不厉,宽严相济,并且用爱表达。内心充满爱地与学生交流,神态,语言,表达都可以体现出爱的底色,带着爱的表达,哪怕是批评学生,往往也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的确,对于同学们来说,严格的林老师如兄长、如良友,下课后总能看到有一群同学围住林老师问问题。下课时间太短,林老师还经常利用午饭晚饭时间与同学们一起吃饭,解答同学们的问题,聊聊自己的想法。“吃饭的时候回答学生的问题,氛围轻松,时间充裕,思维也能够得到拓展,更容易碰撞出火花。”林老师毫不避讳地说。

攻坚克难,家国担当

       “我与刑事诉讼法不是一见钟情,而是日久生情。刑事诉讼法的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而将这些问题解决后产生巨大的满足感、成就感,我喜欢这种攻坚克难的过程。”比起热点问题,林老师更愿意选择较少人研究的难点问题、有较大现实意义的重点问题进行研究。“如果把这些空白的领域研究透了,研究成果被采纳了,也可以说是为国家的法治事业做出了一份贡献。”这是林老师笔耕不辍,坚持科研的动力。
       “一名优秀的法科学子,知识功底、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家国情怀这四个要素是必不可少的。如同建造一栋房子,知识功底是砖瓦,逻辑思维是梁柱,语言表达则决定房子的外观。”除此之外,林老师格外强调,单有专业素质不够,一定要有情怀。不是说只有上战场打仗的士兵才需要家国情怀,心中有国有家有社会,在任何岗位都可以有家国情怀,都可以为国为社会做出贡献。作为法律人,我们在学生时期可以关注社会热点、积极研究具有现实意义的理论难题,而未来进入行业后,在代理案件时耐心地听当事人的诉说,有余力时做法律援助,这些便是法律人的家国情怀。

倾情推荐,经典永存

       “阅读经典是同学们增加自己知识储备的最佳途径。所谓‘一本经典抵十本’,阅读经典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精读、慢读、仔细研读,持之以恒。滴水穿石,醍醐灌顶,最后突破我们的思维界限,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学习中将从经典中获得的知识读以致用。”在采访的最后,林老师分别为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同学分别推荐了一本专业书籍。
       对于低年级的同学,林老师推荐德国法学家古斯拉夫•拉德布鲁赫的《法学导论》。“这本书创作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连接了中世纪与近现代,同时也打通了两个时代的法学脉络,诠释了理性与启蒙的意义与价值,有利于同学们法学素养的提升。”而对高年级的同学,林老师则推荐阅读德国作家尼古拉斯•罗曼的《法社会学》。“卢曼的这本书颠覆了传统的‘社会以人为中心’的概念,建立了法学中新的沟通内容,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尝试阅读德文版或者英文版。这本书在理解上可能相对较难,对于有了一定功底的高年级同学,可以尝试建立读书小组,多人讨论,一起探讨研究。”

       课堂上,他俯身与学生平等交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讨、质疑,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各自的观点。生活中,他允许学生出现错误,并且认真对待每一个错误,引导帮助学生。他是一位有温度的老师,对学生,对教学,对科研,对国家,一片丹心不变。三尺讲台,诉不尽殷殷之情;四季晴雨,道不完拳拳之心。坚守讲台,流逝的是时光,沉淀的是奉献,爱的底色永不褪色。

(采访/欧阳铭斯、方妍、俞可欣  图/黄璜  文/方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