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西文化比较系列讲座——新时代外语学者的新使命
发布时间:2019-11-13
访问量:
668

为贯彻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坚定文化自信,117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武建国教授在4502报告厅为全院师生做了一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西文化比较系列讲座——新时代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话语传播策略研究。本场讲座由韩金龙教授主持。

 武建国教授激情开讲

武建国教授简要介绍了此次报告的目的,提出新时代外语人应该担负新使命、兼顾学术研究和家国情怀,勉励大家在教学科研中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培养人文关怀的情结和社会责任感,通过语言的研究解决社会的实际问题,用外语讲好中国的故事,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

武建国教授指出,当今新媒体时代的语言使用更加立体动态、复合多变,语言交际更趋于娱乐化、碎片化、平等化、商业化。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应该关注话语传播的动态过程,通过扩大语料(如充分利用大数据、语料库、网络爬虫等工具)或拉长时间(如通过历时研究)这两种研究范式来使得研究结论更加客观。在这一问题导向及过程导向相结合的视阈下,武建国教授聚焦新时代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话语传播过程,并通过翔实生动的语料剖析了中国文化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系列话语传播策略。

 讲座现场座无虚席

在论及中国文化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时,武建国教授通过一个众所周知的民事诉讼案件重现了话语传播过程中经历的不同语境及互文关系。在分析过程中,他使用了历时研究方法跟踪并分析了六年间案例所经历的语境变化,提出了语境重构模型,并重点阐释了语境重构、改适转换与话语解读的关系。通过对该案例的分析,由点及面,使与会者从多个维度理解语境因素的合力作用及话语传播的纷繁复杂,也认识到在中国文化传播至对象国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影响其传播效果的因素,感受到话语传播策略研究重要性。

在谈及外语人在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过程中肩负的新使命时,武建国教授指出要恰当地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文化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走向西方国家。他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和模型演示提出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话语传播策略,包括:语境重构策略、互文交互策略、创意修辞策略、形象建构策略及对外教育策略,并结合实例讲清不同话语策略之间的关系及内涵。他反复强调,在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不必过于拘泥于字句的翻译,而应以翻译内容为载体传播中国文化的理念、核心、气质、灵魂、精神和价值观等,是一种“精气神”的传递。整场讲座充实深厚、有理有据、逻辑严密、生动清晰,充满了积极的正能量,生动形象地诠释了外院人的爱国热情及初心使命。

 现场提问互动环节

韩金龙教授对此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和点评,并对武建国教授的精彩分享致以诚挚的感谢。通过此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西文化比较系列讲座,与会全体师生深受启发。中国文化走出去是新时代的重要工作之一,而如何以更好的方式走出去,相关的实证研究仍有所欠缺。身为外语人,自当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带着家国情怀开展学术研究,为传递中国精神、讲好中国故事做出贡献,最终合众人之力,在世界上发出宏亮的中国声音,推动中国文化昂首走向世界。

 (图文/吴翘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