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观发展大势 立高远志向 院长为学子讲授思政课
发布时间:2019-04-08
访问量:
478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44日下午,学院院长钟书能教授以“学科建设与社会发展”为题,在4号楼502会议厅为全体研究生讲授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课。


院长思政课现场

钟书能院长以“社会稳定发展的主要条件有哪些”这一问题开篇,与同学们展开了热烈讨论,他结合社会发展规律总结出七个要素,即丰富的自然资源、先进的工业体系、成熟的社会制度、强大的国防力量、友好的营商环境、发达的教育水平和充裕的中产阶级,并且提出,一个社会是否稳定,取决于中产阶级在这个社会中的占比,中产阶级不仅是推动社会变革的积极力量,更是一个社会能够和谐稳定发展的中坚力量,而中产阶级主要是由受过高等教育的发明家、创业者、教育者和工程师等组成,并佐以实例,揭示了中产阶级、社会发展与学科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

接下来,钟书能院长阐述了大学的使命,他指出,除了教学和科研这两个最基本的任务外,大学还应致力于社会服务、文化创新、科技孵化并对学子进行就业指导。此外,他还谈到了现代大学治理制度的两个根本原则,一是严格规范的大学章程,无规矩不成方圆,大学章程如同国家宪法,对师生做出原则性的约束;二是推进教授治学与教授治校,梅贻琦曰:“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与此同时,全社会应当广泛参与大学治理,如做好校友会的组织建设工作;公立大学与私立大学应当并存,百家争鸣才有百花齐放;要摒弃千校同质的大学目标,缓解技能型人才的紧缺,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进行学科重组,文理交叉,为广大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平台。


钟书能院长讲授思政课

钟书能院长还与学子们畅谈了学科建设的任务,他提出,学科建设要培养建设富强国家所需的优质人才、培养确保社会稳定的中产阶级、培养有一技之长的工业化人力资源,以及培养具有文化自信的从业人员。学科建设的学术科研成果既可以用于教学,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也可应用到实际生产领域,为科技进步提供不竭动力,不论是哪种形式,服务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始终是学科建设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钟书能院长也对同学们提出几点期望,希望大家要深入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有自信、讲道德、勇奉献、重实干、求进取等方面展示新风貌、新姿态;要摒弃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的错误思想,做到知行合一、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开拓创新,夯实专业本领,提升科研能力,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为“中国梦”的实现矢志奋斗。


课堂氛围轻松愉快

不知不觉,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思政课接近尾声,钟书能院长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娓娓道来,既有立意深远的理论分析,又有贴近生活的生动解说,深入浅出,寓教于乐,让同学们受益匪浅,更加坚定了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中的奋斗决心。

 

/ 李彤彤 易子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