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6日至27日,由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主办的“国别和区域研究国际研讨会”在贵阳召开。本次研讨会是第十一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的重要活动之一,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位教育官员、大学校长、智库专家出席了研讨会,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吴业春应邀出席研讨会,中心主任钟书能教授、副主任朱献珑教授陪同参与了研讨会相关活动。
田学军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国别和区域国际研讨会的成功召开对促进国别和区域研究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凝聚思想力量、发挥智库作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的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他提出了三点倡议:一是搭建合作交流新平台,二是拓展人才培养新渠道,三是开启理解互信新窗口。
田学军副部长致辞
吴业春参与了“聚焦‘一带一路’”组别的交流,并发表了《着力建设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 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演讲。吴业春从“双一流”和国际校区建设“双轮驱动”,完善智库体系、积极开展“一带一路”研究,推进国别研究中心建设、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等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我校在国际化建设工作、决策咨询服务、国别和区域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引起了与会专家学者的积极反响。
吴业春副校长发表演讲
与会人员合影
教育部高度重视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引导和支持高校开展相关研究,以增强高校的决策咨询能力,服务国家战略和外交大局,助力“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印度洋岛国研究中心于2017年6月成功获批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现有研究人员30余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8人。在学校领导和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中心已制定了详细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近期将陆续出版《印度洋岛国文化研究丛书》、《印度洋岛国学术研究译丛》等系列图书。
(印度洋岛国研究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