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成功举办2015全国心智哲学与认知语言学学术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5-07-02
访问量:
449

 

 

62728日,2015全国心智哲学与认知语言学学术研讨会在我校隆重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广东外国语言学会联合主办,由我校外国语学院承办。来自中山大学、河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郑州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天津外国语大学等33所院校60余位专家和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以“心智·认知·语言”为主题,会议议题涵盖心智哲学、认知语言学、外语教学、文学、翻译等研究领域。

27日上午,研讨会在逸夫科学馆报告厅隆重开幕。我校外国语学院院长钟书能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助理吴业春代表学校对参会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重点介绍了我校文科学院发展,充分肯定了外国语学院近年来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认为本次研讨会将会进一步推动语言学与哲学、心理学的跨学科研究,助力外语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秘书长张辉教授、广东外国语言学会秘书长常晨光教授分别代表主办单位致辞,表达了对本次研讨会的深切期望,并对我校外国语学院的承办工作表示感谢。

主旨发言环节,徐盛桓教授深入解读了镜像神经元和身体-情感转喻,指出研究人类之间的动作理解及其所涉及的神经机制是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董燕萍教授从汉英的口语编码差异中探究语言和思维的关系,认为汉英两种语言中的性别信息编码差异的确对非语言环境中的性别概念加工产生了一定影响;四川外国语大学廖巧云教授探讨了基于ERPs实验研究逻辑因果句和实据因果句在识解机理上的差异,认为实据因果句的识解比逻辑因果句的识解更难,两者的加工在枕区上表现出一定差异,实验结果为逻辑因果句与实据因果句的分类提供了初步的电生理学证据支持;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齐振海教授阐释了心智哲学、脑科学与语言研究三者关系的实证研究方法,探讨了语言背后心智的本质及脑的神经机制。南京师范大学孙晓霞博士从语言与音乐比较研究视角探讨了神经科学与语言进化研究。

分组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就主旨发言内容展开了热烈讨论,主旨发言人对参会代表提出的问题做了细致解答,并就心智哲学、认知语言学与外语教学、文学、翻译领域的结合研究进行了深入交流。

本次研讨会为全国语言学研究学者提供了一个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增进了各研究领域之间的交流与整合。通过分享心得、探讨问题,与会专家在诸多研究层面达成了共识,进一步促进了心智哲学与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本次研讨会的成功进一步提升了我校外国语学院学术交流的层次和水平,对外语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外国语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