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下午,来自中山大学的王东风教授为我院师生讲学,讲座的题目为“语篇翻译模式”。 我院教师和同学积极前往聆听,此次讲座由武建国教授主持。
![]() |
主讲人王东风教授
首先,武建国教授对王东风教授做了隆重介绍。王东风教授于北京大学英语系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山大学外语教学中心主任、中山大学翻译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是中国知名翻译研究学者,著述颇丰。
王东风教授以自己是一个“翻译发烧友”开场,指出翻译应具有 “发烧友”的精神。翻译是一项非常考验人的事情,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只有对翻译秉承一颗热爱之心,才能真正做好翻译这项工作,也才能发现翻译中的乐趣。
接着,王教授以“竹简”这一概念引出“语篇”这一主题。他还将“语篇(text)与编织物(textile)进行类比,指出语篇结构是一个关系概念,是一个复杂的关系网络。王教授认为只有理清语篇中的线索,然后才能在认知解读的层面上完成译语语篇的构建。王教授在整个讲座过程中也一直在强调“connecting the dots”这一理念。
对语篇做了整体介绍之后,王东风教授引出了语篇线索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连贯。他认为,语篇的关系网络是由四大类型的连贯构成:语法连贯、语意连贯、语用连贯、文体连贯。在接下来的讲座中,王教授多次引用名著《简爱》及《尤利西斯》中的段落翻译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强调“以常规对常规,以变异对变异”的文学翻译原则,见解深刻独到,引发了台下师生的不断思考。
![]() |
师生认真听取讲座内容
在结语中,王教授总结道,语篇是一个多维的关系网络,需要译者有系统的包括语言学、西方文论、百科知识等在内的知识体系。只有做“杂家”,才能成为好的译者。
![]() |
学生提问
讲座结束后王教授还热情认真地回答了现场观众的提问,他的语言生动平实,诙谐幽默,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 |
武建国教授精彩总结
最后,武建国教授对此次精彩的讲座进行了总结,指出王教授的讲座内容充实、见解独到,使得学院师生受益匪浅。
图:明路 文:梁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