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我是亚运志愿者】我为亚运来喝彩 亚运有我更精彩
发布时间:2010-11-29
访问量:
449

志愿者:翟盈盈
班级:2009级硕士
服务场馆:奥体网球场馆
岗位:礼宾部助理


  为期16天的广州亚运会终于在亚奥理事会主席艾哈迈德亲王的宣布声中成功落下帷幕。作为一名真正工作其中的志愿者,我相信我们对亚运会的感受是最真实也是最深刻的。在闭幕式正式开始之前,CCTV-5做了一个关于亚运志愿者的专辑,看到里边的一幕幕是那样的熟悉而又感同身受。在那一声声“广州再见”的告别声中,突然间有一种难以诉说的情绪集结在自己心头,是离别的悲伤还是重温那些经历的喜悦,自己也说不清楚。这些天的亚运志愿者经历给我的感受可以概括为“累”“充实”“感慨”以及“收获”。
A篇:亚运志愿者:大家累才是真的累!
  虽然每一位志愿者都身兼不同的岗位,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每一个岗位都不轻松。无论是躺在“昆仑山”上酣然而睡还是早上地铁里的睡眼朦胧都在证明我们真的很累。作为奥体中心网球馆的礼宾部助理,我也深深的体会到这一点。前一天晚上大约11点钟才回到宿舍,洗洗刷刷完成以后大约12点左右才能进入梦想。第二天早上7点不到就已经在地铁上开始了又一天的志愿者生活。还记得我在副馆值班时,因为我们接待的是亚奥理事会的主要成员以及省内的主要领导,所以陪同他们看比赛时我们是必须要站着的。开始只是知道站着会比较累,但是却没有想到会那么累。再加上可爱的太阳那么的耀眼,三个小时以后感觉身体已经完全不受自己的控制。但是即使再累,也必须对贵宾笑脸相迎,同时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因为副馆的条件相对比较简陋,遇到贵宾多的时候我们还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从主馆这边拿水、饮料过去。令我们自己都不敢相信的是每个人都把来回路上这十几分钟的时间当成了自己的休息时间。活动一下已经不太灵活的腿脚,暂时逃离一下太阳的照射,这十几分钟让我们欣喜若狂。在门口迎接贵宾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起初我们把它想象的很简单,想着就是把贵宾迎进来送上二楼电梯就一切万事大吉。但是事实告诉我们,我们有更多的事情要做。很多记者或者观众经常趁贵宾比较多的时候偷偷跟着溜进贵宾休息室,一番扫荡以后满意而去。同时我们还必须分清楚贵宾的级别从而给予不同的接待规格。这对我们的工作一个比较大的挑战,因为很多领导是我们第一次听说,素未谋面又怎么能分清是什么规格呢?这也使得我们在前两天的接待工作异常艰难,感觉一切都有一点手忙脚乱,有心无力的感觉。庆幸的是我们志愿者和经理在开会的时候一起讨论方案,及时解决了这些难题,让我们的接待工作有条不紊。
B篇:亚运好礼多多,喜获友谊、经验、自豪感三重大礼包
  虽然做志愿者的每一天都比较累,让我们都多多少少会发一些牢骚和不满,但是真正再次走上岗位的时候我们又恢复了那份认真和细心。也许正是由于这份坚持,这份付出,我们的志愿者生活过的非常充实,收获颇丰。首先收获的当然是那份友谊。我们的团队共有21名志愿者外加3位经理组成。除一名志愿者来自广外以外,其余的均来自华工的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在这一群志愿者当中,我们的年级最高,当然也是处处享受被尊称为“师姐”的待遇。在这个团队的最大感受就是活力四射,激情澎湃。即使有志愿者连续工作了四五天,第六天你见到的仍然是那张虽有倦容却充满朝气的脸。因为我们的岗位是一环扣一环的,所以合作显得更为重要。大家工作时一起努力,相互帮助,休息时打成一片,整个休息室经常有天花板被震掉的危险。感谢这次亚运会,让不同性格不同专业的我们走到一起,亚运结束了,这束友谊之花却愈开愈旺。
   除了友谊之外,经验和教训也是相伴而来,这次志愿者的经历也让我学会了很多为人处事的能力。总结起来,虽然说接待贵宾说起来很笼统,但是却真的是一个又一个的细节组合起来的。每一个细节做好了,最后的结果自然也是不错的。虽然每个岗位都很重要,但是毕竟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别。在我们的这些岗位中,看守电梯避免无关人员进入贵宾通道无疑是最清闲的,而门口的迎宾以及二楼贵宾休息室的工作是最忙碌最辛苦的。但是最清闲的工作却最不受青睐。正因为太清闲,几乎只有你一个人坐在那里,没有人陪你聊天,没有比赛可以看,甚至在吃饭时间都被遗忘,唯一的好处就是可以看到我国的网球运动员。忍受寂寞的能力在这一刻显得特别重要。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不可避免的也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做一些没有鲜花,没有掌声却不可或缺的工作。这时候如果太功力,钻进牛角尖造成心理失衡,结果可想而知。另外这次志愿者活动还让我看到了总结以及“头脑风暴”的重要性。每天晚上结束一天的工作后,我们部门都会开一个例会,把今天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难题以及解决方案跟大家分享一下。大家开诚布公,群策群力,在不断的总结中,让我们的工作越做越顺手。
  当然三重大礼中,自豪感也是不可或缺的一方面。因为我们在值班的时候可以现场感受一下比赛的氛围,在那一刻内心希望中国队员摘得金牌的愿望变得异强烈。他们失分时我们充满担忧,为他们捏一把汗,而当他们占上风时,我们为了维护志愿者形象,表面平静如水,内心却波涛汹涌,有一种想大声喊出“中国加油,中国最棒”的冲动。没有亲身感受之前总是多多少少觉得民族自豪感是遥不可及,太抽象太虚无缥缈的东西,但是看到运动员在场上拼搏的那一刻我们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当然这种自豪感还来自于我们的工作得到来自各国亚奥理事会成员以及国内、省内主要领导的肯定。为他们服务完以后那一声真诚的“谢谢”,那一个伸出大拇指的动作都让我们感动不已。因为我们知道他们的称赞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肯定。
C篇:作为东道主,其实我们可以更优秀。
  工作时我们收获颇丰,与此同时很多现象也让我们感慨万分。观众的总体观赛素质颇令我们担忧。由于网球在亚洲的整体水平远远落后于其他欧洲国家,所以大家对其关注度并不是很高。网球比赛要求禁止观众随意走动,禁止使用闪光灯拍照。但是由于事前大家对观赛规则不是很了解,看到自己国家的运动员进球以后就拼命大喊加油,同时在90秒中间休息时乱作一团,等到比赛开始的时候还有大量的观众走来走去,小孩的哭声、找家长的声音不绝于耳。裁判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提醒大家,而很多不文明观众的表现在比赛场地的大屏幕上清晰可见。做志愿者的我们在此刻显得特别的窘迫,同时觉得特别惭愧,毕竟很多国外的媒体以及观众都在用眼睛注视着我国观众的一举一动。其实我想说,承办第十六届亚运会我们付出了太多,这也是一个让我们广州被更多国家和人民认识的大好机会,做为东道主,如果每一个人都更深刻的意识到这份责任我们可以做的更好。
  亚运结束了,处处都是“跟广州说再见好难”的报道,身在其中的我们也即将把这份美好的经历珍藏在心底,恢复到正常的学习工作中去。深深感谢亚运带给我们的这份激情与活力,感谢亚运让我们感受奉献的快乐,同心协力一起来的精彩。(外国语学院学生工作室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