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继成功举办了两场读书沙龙后,2011年12月8日下午,由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研分会和团总支主办的11级研究生第三场学术沙龙在学院如期举行。此次学术沙龙秉承以往的精神—知识共享,进步共创,由六位研究领域不同的同学分享各自领域的知识,黄丹丹同学给我们分享了她读Text and Discourse Analysis的心得,并给我们讲解了很多关于衔接与连贯的一些理论和最新研究,让大家都受益匪浅;紧接着黄秋月浅谈了《余光中谈翻译》,向同学们诠释了余先生的翻译理论;杨细平的The Implicit Learning of Mappings between Forms and Contextually Derived Meaning是认知语言学里很有重量的一片论文,着实让大家“大开了眼界”;明路也给我们介绍了翻译界里有名的三大翻译理论;语言测试方面,张倩给我们讲解了她最近阅读的的一篇论文—《构建语言测试效应研究的理论基础》;最后,彭莹给我们阐述了女性主义的由来,发展及最新的研究。各个研究不同领域的同学向大家展示了各个领域的精彩,让我们切实感受到知识的融合性的重要性。
沙龙活动中严谨的学术态度、轻松的讨论氛围、激烈的思想交锋,六位同学呈现给我们的不仅是各自研究方向的经典,也更让我们认识到了语言研究需要各个方向知识“大融合”的迫切性,这一点也是本期嘉宾蒋静仪副教授在最后点评中指出的。本次读书沙龙的圆满结束也反映了读书沙龙是一个很好的知识共享平台,我们也期待今后的读书沙龙能够越办越精彩。
(文/万艳婷 图/白斯娜 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