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读书笔记——红楼梦
小时候对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一直非常有兴趣,但由于看不懂古白话文,无法拜读原著,于是便沉迷于连环画、动画片、电视连续剧,也只是对故事情节略有了解,没有真正领悟其中的精华。长大后,升学压力以及大量的作业让我没有了可以支配的时间,但看红楼梦原著的这个心愿一直埋藏在我的心里,一直到大学。军训前,我把红楼梦上中下三本都借回来了,饶有兴致的细细品味了一番——贾史王辥四大家族的兴衰史。
在这部巨著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也最为佩服的是曹雪芹对人物细腻的描写,如此多角色被简单却深刻的语言赋予了灵动的生命,像一个个音符跳跃在悲壮的乐章上。在众多人物中,我尤为喜欢揣摩贾宝玉,他就是一个主线,将大观园中众多姐妹串联起来,没有了他红楼梦便不叫石头记了。
如果说关于《红楼梦》的女主角,有人还在宝钗黛玉妙玉湘云间争论不休的话,那么男主角却是贾宝玉无疑了。身为降花洞洞主被曹公写作有一个天界身份——赤霞宫神瑛侍者,因在灵河岸上发现一颗降珠仙草便终日浇灌,后又有降珠仙子(黛玉)还泪一说,引出一段风流情案。且对他天界身份不说,第三回他一出场,便在黛玉眼中光彩夺目: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后文中贾政都觉得自己这个儿子与在一旁畏畏缩缩的贾环(赵姨娘之子)不可同日而语。就这样一个“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的年轻公子,又有哪一位姑娘小姐不喜欢呢?更何况他从小便说“女儿是水做的,男人是泥捏的。见着女儿便觉得清爽 ,见到男儿便觉的浊气逼人”在贾母的宠爱下自小就在女儿堆里长大。
贾宝玉珍爱女性,这一点不假。从小在女儿堆里长大,自小就对女孩的事情特别上心,不仅对姐妹好,对丫环也非同一般,从来不把她们当奴才看了。所以才会要晴雯的撕扇子 作千金一笑,袭人病后的侍候,凤姐泼醋后,因平时碍着凤姐贾琏无法在平儿这个一等清俊的女儿面前尽心,于是有了“喜出望外平儿理装”。更是有“呆香菱情解石榴裙”的热心帮忙。对姐妹则更不用说,王夫人曾说:“他是家里的混世魔王,哪一日姐妹和他多说几句话,他就要多生出不知道多少事情来”姐妹们也喜欢他,探春愿给他做鞋子而不给自己的亲弟弟(贾环),还惹出段麻烦来。贾宝玉这种对女性的关爱,被曹公定义为“意淫”(不要想歪```)即是一种痴情,一种青春女性护花般的悉心呵护。对于贾荣那等好色之徒的风流曹公却从来没有用过这个词。这种多女性的关爱在当时那种重男轻女风气下的等级分明的封建社会中是十分难得de, 从这一点上也可以说明他对封建制度有一种反叛精神。
但他同样有着封建社会脱不掉的纨侉公子的本色。他会在不耐烦的时候一脚踹开门,以致踢伤袭人他又爱吃红毛病,喜欢吃女孩嘴上的胭脂,他对母亲的婢女金钏儿的调情,被母亲发现以致金钏儿投井自尽```
他不爱功名,称那些考科举的为禄蠹,虽说在当时看来友一定的进步性可反叛精神,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有时我觉得他也确实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富家公子。封建制度科举考试固然腐败,但在当时的社会,除了这个你又有什么更多更好的办法证明你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或是一个只能在温柔乡中de小儿呢。天下乌鸦并非一般黑,一样有清官好官正义之士为人民服务。终日在女儿堆里写些小词小曲,又有什么出息呢?
诚然,宝玉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有点痴性又充满灵性的人,开篇贾雨春与冷子兴的对话就指出他是一个集正邪于一体的人。与燕子对话,为落花伤情。为村姥姥的一句信口开河而真的去寻逝去的女孩的庙宇,会在金钏儿的忌日独自一人去吊念。会在晴雯死后写祭文。一真情待无情,倒是与黛玉一般真性情,让人喜爱。
看来宝玉平生只有潇湘一知己。一世为所谤偏僻乖张者。宝黛爱情是乃千古之凄美绝唱。我从来不怀疑宝玉黛玉的真心相爱,一种感情与精神的交流与共鸣,绝非停留在肉体上。宝玉对黛玉从未有过肉体i上的亵渎,所以即使是二人并排躺在床上却又是那样的纯洁两小无猜。是他所笃信的牧师姻缘,圣洁之爱。他们的爱情悲剧,有时觉得不仅仅是社会因数造成,也有他们自己de原因。人人都说林妹妹小心眼,但就宝玉那般对所有青春女性d关爱,怕是涵养极好的宝姐姐也不一定收的了呢,宝玉爱黛玉这不假,但他也同时喜欢其它女子,也许在现在看来这并无不可,但对于孤单的黛玉来说,这样不确定他对她de爱,在猜疑与矛盾中,不可避免的两人越来越远。也因性格本性,或许宝玉致死都不知道自己那里错了呢!一句玩笑话~不过突然想起朋友的一句话,人说男人希望娶宝钗为妻与黛玉为友,那么我希望能嫁与柳向柳湘莲,与宝玉为友。呵呵,或许她说的也有她的道理吧
关于贾宝玉,还有很多很多,曹公写人性总是丰富而多彩的,每一个人物都是鲜活而灵动的,这只是我的感觉的宝玉,总的来说是一个可爱让人喜欢的人物。这只是红楼梦中的宝玉,离了红楼,宝玉无法这样鲜活单纯清晰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