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学校建言献策
学校要发展一定要借鉴企业的运作模式,否则在竞争中肯定会迷失方向。
一、建立学校级别的营销部门,主责学校品牌形象的整合和推广,公共关系,危机处理等等事务,通过营销运作和文稿传播,挖掘和突出学校的卖点:
1、就学生而言:依托行业办学校,学生就业率高,这个无需多言;
2、就行业而言:服务交通、汽车、建材建工、港口物流等行业,独具特色的行业优势。要注意加强这些行业的联系,依据行业的需要改革学校的课程设置,同时依托行业董事会的优势对学校的办学方针、经营思路进行调整,发挥他们德参谋作用。
3、就社会而言:对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和广受批评的问题一定要有一个负责任的回应和应对:比如四级和学位证挂钩的问题,比如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高校腐败问题,高校债务问题,高校衙门化问题。突出学校勇于面对批评,敢于承担责任,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的开明、开放的形象。
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选择一个对媒体运作有着相当了解的人去做媒体公关,充分利用媒体的优势,宣传正面事件,缩减负面影响。(营销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在没有差异化竞争的情况下,营销具有决定性作用,但是切记营销后面要有实际的东西支撑,否则有违营销道德。比如,宣传就业率高,那么这个就业率就应该是实际情况,不是虚假的。)
二,进一步完善学校的董事会制度,建立学校的基金管理委员会。董事会管理制应该是高校管理的一个趋势和潮流,我们学校在这一方面做的比较早,但是这几年感觉有点慢了,董事会更多的时候象一个花架子,这样不好。学校三个行业董事会的成员都是行业有影响力的企业和他们的领导人,让他们建言献策对学校的发展可以说是有百益而无一害。
基金管理委员会也是极其重要的方面,一想到这个就很揪心啊,基金管理委员会涉及到学校的财源问题,没有钱那里能有发展,学校开放气之先,建立董事会制度,可以在建立基金委员会上一直没有动作。简单的说,以后学校的发展不可能指望政府的支持,政府是一个政治部门,政治最重要的是平衡,也就是说,给这家一点,肯定会给别人一点,比如这次评国家重点学科,很多人大幅赶超D大的期望就落空了,就算校长是周的老哥们又怎么样。所以政府的支持只能保证你的生存,保证你不饿肚子,要发展,要赶超还是要靠自己去开财路。
我们觉得董事会解决的是学校的管理方面的问题,是对内的问题,基金会解决的学校发展的问题,是一个对外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