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我为华工科学发展建言征文】——2007级、2008级本科生党支部(刘少敏 钟珊珊 王申 孙小雯)
发布时间:2009-05-18
访问量:
78

            我为科学发展建一言

    

尊敬的华南理工大学的校领导:

你们好。

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进行这次建言。为此我们准备了很久。因为我们无比珍惜这次宝贵的机会。以下是我们的微薄之言。

学校的科学发展应该紧紧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和学科专业建设,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学人才如何走向社会,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我们作为学生党员有义务也有权利为学校的科学发展说出我们的心里话。以下便是我们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我们学校应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推动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的紧密结合。相对于日美等发达国家我们的科技发展相对滞后,科技储备和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学校就是为国建建设提供人才的原动力。以工科见长的华南理工大学更应该紧抓科技创新这一块。发展史永恒不变的主题,创新的思维同样也是没有止境的。

    学校应该加强政策引导。教师优秀不优秀,要看教学、科研和对社会服务的贡献。看贡献,不能只看科研经费和文章,分配政策要和实际贡献挂钩。加强教研室工作,大力弘扬艰苦创业,团结互助,乐于奉献的团队精神。
      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科学发展观”来进行,所以学校工作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结合学校实际,对办学思路和发展目标进行调整。对于教学管理要做好监督重在建设。通过迎评,要使教学管理更规范,管理工作。管理干部更成熟,要把我们办学经验优势特色总结好。

    无规矩不成方圆,进行制度建设:要研究制订对教学、科研人员的分类评价标准,对教学、科研人员考核使用不同的标准,处理好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关系。发挥政策导向作用,稳定队伍,保持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要辩证的运用“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创新思想,希望领导能够深入到学生当中,近距离的听一听学生们的意见和想法,这样可以使得在华工的每个同学都会有一种被尊重的感觉,会产生我们就是华南理工大学的主人的意识,这样,我们的建设就不会没有原动力,我们不是几个孤立的个体在动脑筋,想办法。这或许就叫做群策群力吧。

 古语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针对于我们学校的发展来说,我们华南理工大学是属于以理工科见长的综合性大学,我们的优势在于理工科目,而我们的劣势就是我们的人文科目,介于此,我们不得不考虑到“木桶原理”“短板效益”所以我们应该做到:一、继续保持优势科目,二、尽快实现弱势学科强势化,对于如何尽快实现弱势学科强势化,以及如何进一步提升人文学科、基础学科的实力和影响力力,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有些大学的信息学科以前在校内属于新兴弱势学科,近几年通过与各大科研院所、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合作,着力进行研发基地、研发中心的建设,致力于前瞻性、先进性课题的研究,提高了整体水平和在业界的地位,扩大了社会影响,吸引优秀人才加盟,生源日益优化,毕业生也备受欢迎。对于文科发展,可以通过发展边缘学科(如建立传播艺术学院的艺术设计专业)和归并整合(如合并文法与经管学院的经济管理专业),使相关资源得到更加合理、优化的配置。对于基础学科,基于学校基础学科的软、硬条件都无法与强势学科相比,学校在谋求强势学科快速发展的同时,要在基础学科建设上倾注更多注意力,力求做到两者同步发展,提升学校整体实力。

 21世纪最缺什么?人才。 一句电影中的台词道出了发展的真谛。人才问题也是大家关注的中心问题。也是科学发展的关键。 建设世界一流的高水平大学,离不开一流人才。虽然我们在很多学科领域具有很强的综合实力,但是缺少大师级的人物,使得在全国性的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科技奖项评比中,我们大学的获奖数量偏少,与我们学校的名气不符。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提议要进一步加大青年教师队伍培养力度,做好学科梯队建设和人才培养工程。有必要进一步提升海外兵团的含金量,进一步完善对应聘者实际能力的全面考核机制,包括教学、科研能力以及本土化可能性(适应国内教学科研环境能力)等诸方面,同时要放宽视野,在全球范围内主动挖掘人才,为学校发展注入新动力。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那么作为一个全国的重点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虽然从大学的名字上来看,是一个以理工类为主的大学,但是就应该按照科学发展观说得那样,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有更高的目标,更远的追求,不能单单停留于只搞好理工科类的专业,更要注重文科类专业的发展,不能敷衍了事。毕竟学校是要教书育人的地方。而文科就是教育人品陶冶情操的载体。所以任何一所大学都不应该忽视人文学科的教育。反观我们华南理工大学,虽然设立了一些文科院系,可是很明显的学校不够重视这些专业的发展,致使这些专业的同学在同其他一些学校的同专业学生相比,在一些专业上差距很大,找工作完全不对口。既然学校已经开设了这些专业,不能就把它们放在一边,让它们自生自灭。既然做了,就也应该尽量做到最好,就应该全面的去发展。  我们提议学校应该本全面的发展,一视同仁,进一步加大对文科专业的支持力度,只有这样我们的“综合型的一流大学”的目标才能名副其实,才能让我们这些文科专业的学生感觉到被尊重,如果在同一所大学里的学生却得不到同等的学习机会和待遇的话,那这样的大学也就难免有歧视的嫌疑。               

对于这些文科专业,学校应该更为主动地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优秀的老师来授课,并实施奖金鼓励政策,因为在教学和学习的成果上,老师的教授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各占一半的,任何一半都不可少。优秀的老师可以教授学生更多的知识和阅历,也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学生也由于老师的专业知识的精湛和博学多才而更富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我们应该向社会证明,华南理工大学不是一个只有理工科的大学,它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大学,一个积极上进的大学,一个除了搞科研以外的有着文化底蕴的大学,有着人文气息的大学,以促进整个学校的全面协调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的要点之一是全面,同时全面也是这个思想的灵魂要点,针对华工的科学发展,我们特意留心的一下我们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有向一部分华工的老师和同学做了调研,主题就是“您对华工基础设施的感受如何?”通过调查,我们提我校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的修整完善。对此我们提几点建议:

第一,我校应该设置几间语音朗读的自习室,供大家朗读英语日语。如今只要是华南理工大学的学子就会备考英语4~8级。而语言的学习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朗读,只有朗读才有语 感,只有边写边读,才能加强记忆。而学校的自习室全是非常安静的屋子,同学没法边写边读。我们了解到很多专门的外国语学校,都设有这种朗读自习室,从中我们应该看到他们的智慧之处,应该借鉴一下。我们的目标是“办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大学”,就不应该忽视任何一科的建设,外语当然也不例外。我们工科学校,方便了同学英语的学习,也会使同学们腾出更多精力来学习工科专业课。同时会加强学校外语系的壮大。不愿意出声读的同学,就到普通的自习室里。并不会耽误谁打扰谁。可以先设一间朗读自习室,试用期一个月,看看效果。
   
第二,我校人多地广,交通需求日益扩大。应适当增加校巴数量,扩大校巴规模,增加车次,增加司机的休息时间以及待遇,为师生出行提供便利。这样不仅可以解决车内拥挤,汗臭熏天,闷热难耐的情况。更可以减少由于超载或司机过度劳累而造成交通事故的可能性。
   
第三,我校风景优美,建筑风格独特。唯独近日各大湖处于整修阶段,臭味弥漫,蚊虫重生,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形象。希望工程早日竣工,重新恢复到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绿树繁花香飘四季,民族式建筑与现代化楼群错落有致,环境优美清新的当初。带给师生一个良好优美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第四,学校的面包房,食品好吃,物美价廉,深受广大同学欢迎。但是营业时间及其有限,又经常供不应求。希望面包房可以增长营业时间,增多商品数量,丰富商品种类。更好的满足同学们的需求。

我们作为学生党员,能够参与到我们华南理工大学的科学发展建设的设计和筹划中来,我们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我们要大声呼喊:我们学生才是大学的主人,我们的大学时民主的地方,我们有理由相信具有这样包容性和海纳百川秉性的华南理工大学会大有作为的。我们坚信,华南理工大学的明天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