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0寒假学习体会】——2007级罗晗
发布时间:2010-04-30
访问量:
58

我的二零零九

罗晗 07级科技英语(3)班

时光如白驹过隙,2009年脚步已经远去,2010年的美好已经开启。回顾我的2009,学习和生活都是五味杂陈,有忧伤也有快乐,有失败也有成功;回顾祖国的2009,有温暖也有寒冷,有成就也有挫折。

说起这一年的快乐和温暖,首先想到的是祖国母亲60华诞

一甲子光阴轮回,60年沧桑巨变,中国从贫穷走向富裕,从落后迈向富强。阅兵式让全国上下聚焦于此,激动万分,慷慨激昂,从心底喷发出难以遏制的热情,那是深深的自豪与爱国之情。记得当时,周围的同学奔走相告,看阅兵了吗?快去看,快去看,非常精彩!国庆大阅兵折射出了伟大祖国繁荣强盛、欣欣向荣的美好象征,向全世界展示出了中国一个屹立在世界东方之林的大国崛起的壮观雄姿,进一步展示出了中国军队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勇猛之师的豪迈情怀和壮观场景!当阅兵方队依次按顺序分列式走过天安门城楼前接受伟大祖国检阅,装甲车方队、导弹部队方队等一批新型战略高科技武器方队首次亮相,全场沸腾了!此时,我的心情与全国人民一样,万分激动,而身为炎黄子孙一员而感到无比光荣和万分自豪!

一幅幅图景和画面,汇聚成六十年不屈的奋斗,为了这一天,无数中华儿女将生命抛弃,倒在通往光明和希望的路上。江姐在写给朋友的遗书中写道:“假若不幸的话,云儿就送给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孩子们决不要骄养,粗服淡饭足矣……” 面对敌人疯狂的进攻,指导员看着预备队的勇士们高喊:“同志们,这是我们人生的最后一顿饭,大家要吃饱!”在山岗,他们一次次打退十倍于己的敌人,战斗到最后一人,后来,全连覆没,但是塔山还在!

历史不会忘记!共和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在雄壮的进行曲中,瞧啊,他们走来了!他们笑了!他们哭了!他们是英雄,是烈士,更是有信念的人,他们是女人、男人,是父亲、母亲和儿子,他们付出了个人的一切,换来的是一个新中国!

新中国建立才60年,就已有了当下的成就,全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手握2万亿外汇,经济增长连年超过8%,潜力巨大。这是政府韬光养晦,集中力量发展经济得来的成果,也是军事力量发展得以保卫的成果。60年前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仅679亿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119.4元;而60年后的2008年,国民生产总值已达300670.0万亿,相比建国初期增长76.7倍,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8.1%的速度增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2.4倍,年均增长6.5%;城镇居民收入实际增长近20倍,农村居民收入名义增长近108倍。数字是枯燥无力的,但数字背后的发展却是鲜活真实的。这是祖国的温暖,也是我们的温暖。

国庆阅兵,真的让我心血澎湃,好久没有这么兴奋和感动,平淡的生活让我习惯了麻木,淡忘了感动。虽然国庆大阅兵已过去,但在我的脑海里留下深深的烙印。壮观的阅兵式,整齐的方块队,雄威的装甲车、翱翔的战斗机等等,还有那一张张灿烂的笑脸,至今历历在目,难以忘怀,回想起当时壮观的场景至今令人心潮澎湃,激动不已。这是祖国在告诉世界,中国有能力让她的国家繁荣,有信心给她的儿女带来安康。

我们这些80后,90后,生长在和平时期,没有经历过苦难的洗礼,更没有亲历战火,浮躁,普遍感觉压抑,生活无聊等等,无法理解战争的残酷和军力、军心的重要。阅兵仪式让我感受到,我们80后,90后,是民族复兴的见证者,我们是共和国崛起的亲历者,我们是社会进步的记录者。我庆幸赶上了这个伟大的时代,我自豪拥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共和国钢铁战士呼出的口号和威猛的身影无时无刻不在我的耳畔响起和眼前浮现,每时每刻在激励着我向前奋进,昭示着我要发挥一名共产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努力学习,尽心尽责,敢于拼搏,乐于奉献,为新中国和谐、科学和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绵薄之力。一个人在成长时,只有当生发出这种种感想时,才会重新思考生活与生命的意义,从而达到自我修养和精神境界的提升,生活品质的提高。所以这一年,这个特殊的仪式不仅让我感到温暖,也让我思考,让我成长。

生活总是有苦有乐,国庆让我们无比温暖,但这一年我们经历了格外寒冷的冬天,也经历了金融危机的寒潮。始于前年发端于美国的金融风暴,着实是让人心里恐慌。回想一年前的1月,当我们从2008年刚刚迈入2009年时,严寒中的世界经济正处于严重的萧条中,世界金融中心华尔街恐慌不断,唉声一片。突如其来、多年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一些行业、企业经营困难,沿海出口型经济区域大批企业破产倒闭,财政大幅度减收,工人大批失业。保持多年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遭遇了新世纪以来最严峻的挑战。记得09年初看贺岁大片,片中范伟同志悲伤地说:世界五大投行倒了仨!伤感笼罩大地,仿佛世界末日就要到来。

这次金融危机,我的感触特多虽然它似乎并没有在我原本生活中掀起多么大的波澜,可是它的确也带给我不小的变化。

二下学期,我开始关注起了这场华尔街始发的金融海啸。也许是因为自己国际金融挺感兴趣的缘故,我一直特别好奇究竟是什么点燃了这场灾难的导火索,继而导致了全球性恐慌,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开始翻杂志、看报纸,那个暑假我买了好多本相关的书,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两本厚厚的《直击华尔街风暴》。

从不看央视的我,看起了CCTV-2财经频道,以至于时至今日,财经频道的很多节目已是我每天必看的内容,CCTV-2的很多主持人也是我所敬佩与喜欢的,比如陈伟鸿,比如芮成钢。在这一过程中,我也知道了许多知名的经济学家与财经评论人,他们的博客也是我经常要去拜读的,每次看完都受益匪浅。除此之外,由经济领域又带动我对国际政治的兴趣,假期里一直都在看国际新闻,揣测着各国政府在国际舞台上又会上演怎样的政治博弈。

以前的我,对“经济”这个词丝毫没有概念,更加不关注,上大学的前两年对经济知识稀里糊涂,直到这一场金融危机催生了我对这个领域的兴趣。

金融危机是灾难、是人类的不幸,但是不可否认它真的帮我更好的去了解世界,让我更多的关心这个世界、关心我的国家。虽然这一场危机带给对外贸依存度很大的中国经济以不小的冲击,但这也让我们能够更好的自省,以前隐藏在高GDP增速外表下,不为人察觉的弊端显现出来,让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企业更好地自我审视。

前车之鉴,我们一定不能让灾难重演。现在很多的学者都在强调如何调整中国经济。在09年里我们看到了未来。

我们看到政府出台了政策:调结构、扩内需、保增长。于是,家电下乡,农机下乡,汽车下乡。沿海出口不畅,大量农民工返乡,于是各种惠民政策出台,大面积培训农民,农民创业有财政资金补助…… 全国上下毫不畏惧、迎难而上。中国经济在逆境里逐季回升。人们比以往更加强烈地感受到中国经济的强劲脉动——中国经济回升速度和幅度均远远领先于发达国家和其他新兴经济体。中国经济以一条鲜明的“V”形反转曲线,平息了世界各国的猜测,向世界交出了一份靓丽的答卷。

时间迈入2009年底,我们无比感动地看到,“中国工人”作为唯一的群体,光荣入选美国《时代》周刊年度人物。周刊驻京记者奥斯汀·拉姆齐认为,千千万万的中国工人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他们正在引领世界经济复苏。美国《华尔街日报》说,中国是世界经济免于陷入“深渊”的一大因素。回眸2009的这场经济危机,我们可以坚定地说:在世界经济危机面前,我们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果。2010开春了,我们欣喜的看到,寒冬冷气渐远走寒潮肆虐已远去。

二零零九悄然远去,一整年的家事国事天下事一步步走进了历史。天空很蓝,未来依然辽阔,感谢祖国的强盛,让我更加自信和从容;感谢变换的世界,你的无奈和精彩,让我拓宽了视界,丰富了人生;期待二零一零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