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09
08英语2班
蒋佳琳
200830560105
伴随着随处可见的喜悦,我们进入了2010年,走进了虎年,习俗性地认为万物更新,日期上的重新清零,让很多人又有了重新开始奋斗的动力和理由,或许这就是“新”的力量吧!而在这样一个全新的时刻,我更愿意回头看看我走过的2009,找寻自己成长的印记……
大学四年,似乎是要浓缩着过,一眨眼,我已经是一名大二的学生,没有了大一时的稚气和“大惊小怪”,生活中少了很多以往的新鲜感,只能说我已经很好地适应了我的大学生活,大二了,脸上更多是因“老练”而新添的沉稳。大一,我们摸索着过着大学的日子,为了感受不同以往的学习生活,我加入了学校的学生会、社团,体验着做学生工作的感觉,但更多是培养一种能力和责任感。大一,我一直尝试着……大二,看着自己在尝试中已经度过了一年,开始想为自己的今后找寻方向,这才知道,原来,大学的每一年都是在成长,这不是师兄、师姐所能给你介绍或建议的,而是需要自己真正去体验这种“成长”的滋味,收获其中的酸甜苦辣……
我的2009,圈定在华工,却每天都有不同的故事在上演……
先说说学习吧。作为一名英语专业的学生,我们都会将英语当成“万金油”,然后掌握好这样一门通俗的语言却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经过大一一年的摸索,我们大多只是按时按量地完成了学习任务,所以每到学期末,我只能承认自己掌握了学习英语的方法,却没有掌握好应用英语的方法。英语的学习,是需要日积月累去灌溉,然而现在的我们,什么都追求高速、高效率,在每日的学习中没能明显地窥见到自己学习的成效,渐而失去了坚持下去的恒心。学英语,不应该过于应试,而应该真正学会运用,我想,这样的反思应该是对我接下来的学习的鞭策。大二上学期,我们开设了写作课,武建国老师的课对我们学习英语有很大的启发。其实,英语作为一种工具,它的作用并不单薄,通过这样的一个工具,我们可以读懂一本著作、了解一位作者、更可以窥视到一个国家强盛的文化底蕴。在这样的学习中,既是对语言最好的运用,也是培养学习的语言的兴趣。
从大一到现在,一直有辅修国际贸易,目的是在于充实自己的知识。国际贸易作为一门经济学科,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学习它的基础知识中,我们也能开拓眼界,用所学的知识去思考一些现存的案例,可能实践性就会比较强,渐渐地,也发现自己在这方面有比较浓厚的兴趣。我想大学是塑造自己性格和兴趣的关键时期,其实我们还未能很明确的界定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这个时候,更多的是需要我们去多方涉猎,丰富自己知识、开阔自己视野的同时找寻的兴趣和潜力所在。当然,在本专业和辅修专业之间,自己应该更好的掌握好平衡,把专业知识学好,拿去专四、专八的证书是对自己专业能力的应有见证。
再说说自己的学生工作吧。在进大学的第一个月里,我就顺利地进入了院学生会学术部和社联会员服务部,两个部门的工作其实需要耗费很多的精力,这时不时会影响到我的学习,但是同时也逼迫我学会如何去统筹学习和学生工作之间的关系。在院学生会工作的过程中,让我认识了本学院很多优秀的师兄、师姐,他们在我的学习和工作过程中都向我提出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建议,而且因为是同学院、同专业,很多建议都很有针对性,他们是我大学中很宝贵的“良师益友”。而在校的社联里,我遇见了很多来自不同学院的精英,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可以说是真正开阔了眼界,我发现,不同专业、不同性格的人是有不同的思维,而在合作过程中,这种差异往往能碰撞出不一样的思想火花,也正是在这样的一次次合作中,我学习到了很多。
大一到大二,我从干事做到了主管,短短的一年里面,却有了角色的变化,以前当干事只是一味的接受任务、完成任务,自主思考的范围都是比较有限的,一般只是需要思考自己手头上的任务如何较快、较好的完成。如今,作为一名主管,发现自己思维和心智上有了很大的改变。作为主管,我需要掌握更多的主动性,在不知不觉中我成了09小干事效仿的对象,身上无形中多了一份责任。同时自己也要做好沟通枢纽的作用,这样做好和干事、和部长沟通,让整个部门能具有凝聚力地运行着。现在需要自己主动去思考整个部门的工作,而不是仅仅自己手头上的工作,从而改善部门现行制度和运行模式。我想,这是由角色转换所带来的心态上的改变。总觉得,作为一名师姐,就要有成为一名师姐应该有的理由,那就是比师弟、师妹们更有经验、更有全局观念,同时能够指导他们,无论是学习上的还是工作上的。
学习加上学生工作,将我大半的时间都圈定在了华工,然而,也是在大二上学期,我也抽空加入到华工爱心社“关爱地贫儿童”义工队里。我想,成为一名义工,也是对大学生活一种另类却美好的体验。很少走出校门的我,当第一次见到这些患有地中海贫血症的孩子们时,有一种很心酸、同时很震撼的感觉。这是一种遗传疾病,同时也是一种绝症,这些孩子大多都是3到9岁,由于负担不起巨大的医疗费用,他们大都活不到20岁,当听到那里负责人的介绍时,我很难想象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现在的我们正是20岁,当我们还懵懂地觉得我的人生才刚刚要开始时,有这样一些地贫孩子的生命已经走向尽头……其中一位母亲给了我很深的印象,她有一个5岁大的儿子和一个1岁半的女儿,可是她的孩子都不幸患有地贫,为了给儿子治病,家里已经用尽所有的钱,这位母亲跟我说,女儿长到1岁半了都没有钱给她买新衣服,每天她的孩子都要打3针排铁针剂、每月都需要输一次血,孩子们年龄虽不到,手臂上却已经布满了针孔。其中也有母亲因为没钱,是把自己的血输给孩子……走出校门,我看到了社会上的不幸,原来,还有很多人在辛苦的活着……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总会把“压力大”定义为自己的一种生活状态,似乎这样的氛围一直弥漫在大学里,可是走出去,才发现,真正的压力是直逼人的生存,而不是那一场场考试。
2009,又经历了大学另外一个阶段,学习、学生工作都有更稳定发展,也开始体验不一样的社会生活,总结我的2009是为了让2010更好的扬帆起航,2010,好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