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09
朱彬 2008级科技英语1班
在我的2009,我成为了预备党员,但是对于党国,我确实还没能有很大的作为,只能先从细处着手做好自己的本分,体验人生。
2009的第一天,我回家乡为了参加奶奶的告别仪式。而这却不是一年里家庭中的唯一的变故,外公也在不久后离世了。面对疼爱我的长者的离去,尽管无能为力却总不免倍觉可惜。人生中大概会有好些时候为了更伟大或更迫切的事业,要被迫离开最亲的人。面对这样的境况我们选择投身应做的事、安慰在世的人,并将自己尽快从伤痛中解救出来。一切的不幸虽然只是给我本该进行的生活带来短暂的不便,但是生命的脆弱,亲人的可贵,珍惜的重要这些概念却将会在我生命中留下挥之不去的印记。
亲人的离世是悲,但2009年还有很多的故事是喜。
喜的是我有幸可以在暑假参加中港实习生交流团,去到香港大学学习,可以在国庆后参加广东省大学生访日交流团。这两次活动,让我感触颇多,也将所思所想记录在了两篇实践报告中。以下是我的实践报告的部分摘录。
“十天的香港学习实习生活,我尤其对香港人的速度有很深的感触。就拿自动扶梯的速度来讲吧,我在伦敦、纽约、莫斯科、广州都没有惧怕过踏上自动扶梯,但是在香港,我却不得不胆战心惊地选择脚步跨出的时刻。更称绝的是,争分夺秒的香港上班族在快速运动的扶梯上,并不安于等待,他们还要做速度合成运动,让自己步伐速度加上电梯运动速度以达到最快的速度。而像我这样的局外人,在被同化之前,也自觉地站到扶梯右边,方便跑电梯者从左侧同行。我也相信这不单单是一种充满活力的可以鞭策着我积极进取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融合着一种理解包容并适应的关爱在其中。人不单是不顾他人地自己一个劲在努力前进,更理想的是生活在一个有原则的共同进步的社会或者小圈子当中,自己进步,助人进步,他人进步,也不挡路,共同进步,幸福和睦。
公司生活,我懂得了更多关于香港金融的知识,体会到理财对人生的重要意义,意识到高效高质量的重要,终于也尝试了为了目标而连续熬夜的滋味。”
“在参加广东省大学生访日交流团之前,我对于日本这个国家的了解片面而稀少的,然而短短八天的日本访问交流,如同春季开放的樱花一般,虽然花期短暂,却足以在我心中留下永久灿烂华美的震撼。
八天的行程,我们考察了东京、京都、大阪、长野、神户、箱根等地,而长时间的乘车理所当然成了行程中的必修课,从中我感受到日本人的礼貌和守法,也了解了身在异乡的中国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
当我们行走在日本的大街小巷中,拎着垃圾却找不到垃圾箱的同学开始抱怨说这地方怎么这么不方便市民的日常生活,然而后来我们发现了背后潜藏的文明。日本四面环海,属于海洋性气候,加之夏季高温多雨,如果垃圾在露天中不及时处理,就容易变质发臭。同时,日本人并不愿容忍自己生活在脏兮兮臭烘烘的环境中。于是乎,他们想到了一个方法,一个需要公众积极认真参与方有成效的方法——将垃圾带回家。在这一前提下,为了更好地提高废弃资源的再利用率,日本人采用十分严格的垃圾回收方式,每个星期有固定的时间回收“可燃烧”“不可燃烧”“可循环利用”各类垃圾,而且当扔掉大件垃圾时,居民还需要交纳额外的费用。这样详尽的一系列的垃圾分类法,在日本,人人自觉遵守维护着,提高生活环境质量的同时,也有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说起垃圾回收,不得不提到我们参观的大阪市环境局舞洲垃圾环保处理厂。这是一座外观看似游乐园梦工厂的装着一根不冒浓烟烟囱的建筑物。事实上,烟囱没有冒浓烟并不意味着处理厂不在工作状态,而是因为配备了先进的设备,处理厂排除焚烧垃圾产生的有毒气体,分解了产生的恶臭,使得没有滚滚浓烟排向大气层。这么一个奇妙的处理厂,还利用焚烧垃圾时所产生热能转换成的蒸汽和电,供处理厂内和外部使用。犹记得参观处理厂时,讲解员指着课室里的灯对我们说:‘这些灯都是靠焚烧垃圾产生的电能点亮的!’
我曾经一直以为日本漫画大师宫崎骏的作品中那么美丽的生活环境都是经过意识再加工的,然而到了日本,参观妻龙宿、马龙宿的时候,我觉得我仿佛到了宫崎骏的漫画之中,原来,日本某些地区就是画中的那个样子。据日本官方公布的统计数字,日本的绿化覆盖率高达66%以上。由于绿色拥抱着日本,即使刮大风,也无尘土飞扬。多年来,日本从没有发生过沙暴、尘暴。我开始思考,中国在环保工作上能否也进一步发展呢?从小到大,我都不曾被教育说我们应该向日本学习,然而当我亲身到了日本的时候,我却明显发现了彼此之间的差距。中国现今的发展,我们无疑已经为之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不过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历史告诉我们:曾经的日本,在环境保护上也经历过挫折。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的四日市哮喘病、熊本县水俣病和富山痛痛病事件,我想我们都有所听闻。然而,半个世纪后的今天,日本已经从一个公害国成功转型为一个环保模范国。我多么希望我们不再麻痹自大,愿意放下架子向我们的这位邻居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讲,日本又被认为是我们中国的对手,然而正如一期《世纪大讲堂》里王鲁湘所讲过的“向对手学习并不丢脸,被对手打败,却不知道怎么被打败才叫丢脸。”不管怎么样,我希望我们都能向日本人学习。
在这次的行程中,有一个特别的安排,就是我们可以到兵库县的奥神郭入住民宿。在那里我感受到一种家的归属感,因为那人与人之间的认真劲,人与自然之间的亲近感。这份经历让我相信《幸福的建筑》中阿兰-德波顿的一句话“我们将那些态度配得上并支持我们自我的所在敬称为‘家’。”我想我是喜欢那隐隐约约中感受到的淡淡的真,淡淡的情。
在奥神郭的时间不足24小时,却带给了我最多的回忆。
我会记得那间温暖的四层Ridge Yamata,还有里面可爱的爷爷和他的儿子、儿媳、孙儿及孙女;记得主人一家子在厨房里为我们精心烹饪三餐的身影;记得不会钢琴的我在爷爷的允许下触碰过琴键发出的那几声声响;记得我曾经坐在矮沙发上看那只有日语节目的电视机;记得那里别具一格的公用澡堂;记得女主人帮我煮绿茶时她笑嘻嘻地对说着我听不懂的日语;记得我借了小女孩的单车在奥神郭的小径上穿梭;记得那晚我仰望着有生以来见过的最美丽的星空;记得冷冷的夜里我们吃着从自动贩卖机买的冷冷的Lady Borden的雪糕;记得我和师姐很想进去却没能进去的那间小木屋;记得我送女主人礼物时她开心的笑;记得我在阳台瞥见一早爷爷就开出那辆小小的运货车准备帮我们运行李;记得那个被有三百年树龄树木围绕着的神社;记得村里人举办的让我们也参加的祭祀仪式;记得我汗流浃背仍跟着祭祀队伍在乡间小路奔窜;记得我在祭祀后喝了那一小碟甘甜的酒;记得软软的阳光照在了中日双方共同种下的中国广东省交流纪念树;记得日本的中学生、高中生、大学生,还有爷爷奶奶们为我们献上的那用心在表演的精彩绝伦的演出;记得离开时大伙不舍地朝车窗外的他们挥了挥手;记得李导在我上车后问我说:‘心收回来了没有?’我回答道:‘偶尔还会放回来。’
我想:日本的访问交流虽然已经结束,但是我对日本的关注才刚刚开始。而对于祖国我有了更多的期望,对于自己也有了更严格的要求。”
喜忧的背后,是思考;然而生命中也有情绪并不走极端的时候,此刻思考同样具有价值。毕竟,我的2009也是我的20岁,是很多人告诉我这会是人生中起承和转的关键年头。
在大二的第一个学期,外院的师兄师姐回学院做了一场经验交流会,其中张书记强调的一句话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要谋划好自己的人生!”为此,我有了很多的思考、决定和计划,也因此我也许会离开外院,尽管不舍,那也已经是一个我要为之努力的目标了,相信那将成为一种为了梦想而奋斗的美丽!
有喜有忧,是真实的人生,而2009的经历,让我不去计较过多得失,而是以积极的态度,阳光地对待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向着自己的理想的生活勇敢地迈步,跌倒了我会站起来,经过努力而靠近她的每一步,就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