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我心中的优秀共产党员】----10级硕士白歌乐
发布时间:2010-12-30
访问量:
134

我心目中的共产党员
我心目中的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主要表现在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认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进而对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和事业有着自觉的追求和高度的忠诚。落实到具体,我认为在现今社会转型、矛盾多发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注重共产主义道德情操的修养,以及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实践。
说到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从西方的金融海啸引发全世界在思考,资本主义的制度弊病确实需要更高级的社会制度来克服,而这正是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所能够提供的。共产党员不应该目光短浅,而应该有更高的追求,正如马斯洛研究指出:人的需求是有五层次的,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共产党员是先进分子组成,所以,作为共产党员必须要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和理想信念,才能正社会风气。
我曾同一个老共产党员聊天,他不无忧虑的谈到,现在社会中很多人没有追求,只追求金钱,这是不正常的。
我认为,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有先进的意识,有高尚情操的追求。从现实来说,改革开放使人民富裕起来了,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要求高了,但,要谨记邓小平的思路:要靠勤劳致富。要走共同富裕的路。共产党员要带动群众共同致富。
我认为,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有更远大的追求,要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抱负,要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只有这样才不会有雷人的流行网络用语出现:“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爸是李刚”。 据查约有143个我爸爸是李刚相关的视频,还有相关歌曲、长诗。严重的毁坏了共产党员的形象。这让我想起了毛岸英,他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牺牲的噩耗传来以后,毛主席流着泪说:“谁叫你是毛泽东的儿子呢!”谁敢否认毛岸英是当时新中国最大的“官二代”?但是如果有人问他,“你为什么要来抗美援朝战场上流血牺牲呢?”他会和李刚的儿子一样说:“我爸是毛泽东”。
我相信只有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在心中树立起高尚的道德和信念,把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切实的履行到实际工作中去,我们党的事业的伟大基石才能构筑的更加坚固,人民对党的信任也才会更加的牢靠。
在原湖南省委副书记郑培民的记事本上,记着这样一句激励自己的话:“搭帮党恩引水来,洗旧换新心不愁,继往开来泉水在,浇灌育林绿五洲”。这是他从古丈县高峰乡林场水井边的井志碑上抄来的,他就是以这种老百姓最朴实的话作为激励自己和教育干部的一面镜子。1990年5月,郑培民从湘潭调到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担任州委书记。当时的湘西,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的原因,是我省14个市州中唯一的少数民族边远贫困地区,还有150多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不少人认为,郑培民从湘潭调往湘西,简直就是“从米箩里跳到了糠箩里”。
原湖南省委书记熊清泉在回忆起当时与郑培民谈话时说:“我们当时还担心培民同志心里有想法,没想到他二话没说就接受了组织的安排。”为湘西的治穷脱贫工作是自己三生有幸!”郑培民就是抱着这样的信念来到了湘西。
刚到湘西,郑培民就爬了22公里的陡峭山路,到了有名的干旱贫困村叭任村,他挨家挨户地察看、座谈,这里百姓们缺衣少粮、缺水无电、缺医少药……深深刺痛了他的心。
在湘西任职期间,郑培民经常下基层,深入一线,有时甚至遇到了生命危险。一次,永顺县小溪乡山体滑坡,群众受灾严重,他急在心头,连忙赶去现场查看。因为这个乡不通车,他就绕道吉首、古丈两个市县,坐3个小时的机帆船,然后转乘一辆手扶拖拉机,在狭窄湿滑的简易公路上颠簸。突然,一块大石头从山坡上滚下来,刚好砸在拖拉机前面的泥路上。大家惊出一身冷汗,都劝他:“郑书记,我们回去吧。”郑培民坚定地说:“不行,就是走路我也要去。”大家拗不过他,合力把石头推开,又继续前进。
又有一次,郑培民带头推广水稻栽培新技术,带领一群农技人员给农民进行示范操作,连续参加田间劳动一个多星期。由于这是一项弯腰半蹲,在田中豆腐块大小方格内插秧苗的累活,他又患有高血压等疾病,一天下午终因劳累过度,头晕目眩,摔倒在3米多高的田坎下,全身受伤,当场出现呕吐、虚脱,并造成了脑震荡。
火炉坪乡的张来福,是一个40多岁的苗家汉子,因上山砍柴摔成粉碎性骨折,丧失了劳动能力,家里失去了经济资料来源,爱人因此外出打工长期不归,子女辍学在家,他失去了生活的希望,准备服毒自杀。郑培民知道后,来到他家,在他家的草棚里呆了一夜,和他促膝谈心,并把他作为自己的扶贫联系户,先后给他送来了蚊帐、家具、衣服,还多方筹资,帮助他家修了一栋砖瓦房,购买了5只南江黄羊,栽种了2亩猕猴桃,1亩西红柿。几年下来,张来福的羊群不断扩大,家里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500多元,张来福的孩子重返了校园,夫妻也团聚了。他逢人就说:“郑书记来了,我张来福才真的来了福!”
郑培民就是这样,完全不顾个人安危,在两年多时间里跑遍了全州的218个乡镇、上千个村寨。在湘西的方言里,“培民”与“为民”的发音相近,不少干部群众干脆就叫他“为民书记”。
郑培民的行为反映了共产党员理想信念、为人民服务的含义。他把服务精神贯彻到行政管理活动中并通过公共行政的服务价值的实现去实现个人价值的职业选择和道德追求。郑培民记事本上的那句话:“搭帮党恩引水来,洗旧换新心不愁,继往开来泉水在,浇灌育林绿五洲”。反映的就是他的行政理想。他牢记党员的天职,把洗旧换新,改变落后贫穷现象作为自己的使命。他要把党恩带到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让天下人民都受到恩泽。这就是一种伟大的理想,一种心系人民的崇高的人生境界。
也正是因为他有了如此高的人生价值定位,在他以后的行政管理过程中才能表现得那么忘我,那么爱民敬业。他希望洗旧,因此首先要了解哪里旧,为何旧。于是他完全不顾个人安危,在两年多时间里跑遍了全州的218个乡镇、上千个村寨。挨家挨户地察看、座谈,了解百姓们的苦难。了解了基本情况以后,他必须想办法革新。于是他带头推广水稻栽培新技术,带领一群农技人员给农民进行示范操作,连续参加田间劳动一个多星期。他始终都是亲力亲为,走到基层,深入一线。他的理想一直鼓励着他不断地以他自己的行动去践行自己的承诺。要广施党的恩泽就得心系人民,就得切切实实地为民服务。看到百姓们缺衣少粮、缺水无电、缺医少药……他的心便深深地被刺痛,就希望自己能够给他们带来幸福。这就是心系人民的表现。是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使其对人民产生如此深厚的感情。一个没有理想信念的人,不可能对人民产生感情。对于他们来说,人民只不过是被自己领导的毫无分量的人而已。人民的疾苦他们视而不见,人民的心声他们充耳不闻,人民对于他们来说,只能给自己的升官发财带来麻烦。用这种错误的价值观念指导他们行政行为,会有截然不同的表现。这些人往往是事务主义者,往往缺乏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缺乏对人民的热爱之情。这是与共产党的要求相违背的。
“为民书记”郑培民是行政人员学习的榜样。他之所以能够如此尽心尽力地为人民,源于他崇高的价值追求。有了崇高的价值追求,远大的行政理想,才能够一心一意地投入工作。因为他的个人价值追求是与公共行政的服务价值一致的。正因为有了这种追求,在困难面前他才可能坦然面对,勇往直前。通过工作,他向人民和自己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树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对每个共产党员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要每时每刻地以成为让人民满意的对社会负责的人民公仆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思想纵然是行动的先导,但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种感动和领悟,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真正意义就在于我们必须最终把所有思想层面的东西,把身为共产党员的责任感付诸于实践,并转化为一种现实的力量。真正的共产党员需要的不是标榜,而是实实在在的从每一个角色做起,那么就让我们从本职做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