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优秀共产党员
我出生于80年代后期,成长过程中目睹了新中国的巨大发展和变化。作为“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的一代人,有党的光辉历程时刻鼓舞着我,有时代的楷模时刻引导着我,更有那明天的美好前程昭示着我,不禁感到万分幸运和自豪!回首自己的成长足迹,心中一直记忆着那一个个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他们似一盏盏长明灯,时刻指引着我不断奋斗和前进的方向。
孩提时代,最开心的就是搬着小凳子去看电影,《刘胡兰》、《永不消逝的电波》、《洪湖赤卫队》,这些革命影片陪伴我渡过了一个个难忘的夜晚。让幼小的我影响最深地就是影片中英雄人物总是会说: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为此,他们或冲杀在前、或慷慨赴死。在我懵懂的心里共产党员成了光荣、充满魔力、让人敬仰的代名词。在和平年代,没有战争,没有硝烟,铁人王进喜、焦裕禄、孔繁森、李素丽、陈金水这些优秀党员的事迹一次次感动了我。他们的身影出现在最艰苦、或最平凡的岗位上,但他们一样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把自己的宝贵青春和满腔热血奉献给了我们的祖国和人民。党在我心里是一座丰碑,是一个灯塔,是一面旗帜,让我敬仰、引我前行、促我奋进。
什么样的党员才是优秀的共产党员?我们每位党员都在心中思量,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标准。不同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又各有不同。在战争年代,人们主要从“冲锋在前”、“轻伤不下火线”、“跟我上”中认识共产党员。和平时期,共产党员主要从“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奉献在前,索取在后”、“群众利益在前,个人利益在后”中实践先进性。在今天,结合科学发展观对新时代党员的要求,我认为,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就是我们身边的那些在平凡的岗位上恪尽职守,做出应有贡献的党员,就是乐于奉献,踏实工作的普通人。
我相信,以党员的要求来要求自己,普通人能在平凡中能做出不平凡。“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份热,发一份光”。越是平凡的地方越真实,越是平凡的人越诚实,越是平凡的事情越能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在我的身边,就有着这样的一些平凡、普通而又优秀的共产党员。
我的父亲是一名普通个体户,也是一位有三十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从小到大,父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的全部内涵,他勤俭节约、实事求是、待人真诚、踏实工作。他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毛主席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他是我接触的第一个共产党员,也是我成长路上的明灯,激励着我在这些年的人生路上迎难而上,风雨兼程。
上大学后,我发现,我身边有很多平凡而又伟大的共产党员,他们并不遥远,就像我的父亲。身边的党员老师,在教师岗位上做好自身各方面工作的同时,积极发挥协作精神和专业引领作用,以经常性的学科教研活动为纽带,扎实有效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团队的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践行“轻负高质”之路,以真情培养学生,以高质回报社会。身边的党员同学,刻苦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科学文化水平的同时,乐于助人,严于律己,真正发挥了党员的带头作用。
在我心中,真正的共产党员就是这些默默无闻的普通人,重要的不是他们的身份与地位,而是对待生活的态度,他们干一行爱一行,充满了责任心与使命感。他们是我身边最普通的人,也是我心中高大的形象代表,他们清贫而充实,温和而坚定,用激情和汗水在平凡的岗位上演绎着精彩的人生!
父亲告诫我时,曾引用过这样一句话:人活着,如果是一朵静静开放的花,那就应该散发出自己的芬芳;如果是一滴悄悄滴落的雨,那就应该去润泽干涸的土地;即使是一颗流星,那也应该在天地之间留下自己的光和热。
我心中的共产党员就是如父亲般默默无闻的普通人。我从内心暗暗告诉自己,要以父亲为榜样,要以身边的普通党员为榜样,不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要在自己平凡的学习中,重奉献,讲团结,做工作群体中的一滴水,折射出共产党员般耀眼的光辉,抒写人生最美的华章。
我很感谢上天让我出生在这个时代,我们没有为一日三餐担心过,也没有遭遇过文革十年的动荡与迫害,我感受到的是国家的日益强大与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还有那么多让我感动的人和事。地震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批示:“我们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胜利一定属于英雄的中国人民。”温家宝总理含泪看望从地震废墟中救出的孤儿,拖着疲惫身躯,在抗震救灾一线流泪和神伤。我为生长在这样一个患难与共、众志成城的中华大家庭里感到深深的自豪与骄傲。我也为我的身边有这样一群乐于奉献的,普通而又崇高的优秀共产党员。
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途中,特别是在他年富力强时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大学期间,我也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我不敢说自己加入中国共产党能够实现多么大的人生价值,但是,我只愿以此来严格要求自己,用青春的激情来认真审视自己的每一天。向周围这些优秀的共产党员靠拢,争取在自己的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做一名合格的党员,做一名优秀的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