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 先 争 优 我 建 议
----浅谈院08级党支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自从被接纳为中共预备党员那一刻起,我就光荣地成为了院08级党支部大家庭的一份子。从此,遇到困难,我们一起担当;碰到乐事,我们一起分享;有了分歧,我们相互包容;产生误会,我们相互消解。在党支部的教育、培养和呵护下,我不断成长、不断进步,完善人格、塑造人品,对此表示深深的敬意和谢意。
一年多来,置身于党支部的大家庭,我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不曾学到的东西,让我受益匪浅,同时我也发现了我们党支部存在的一些问题,令人忧心忡忡,下面我将就我在党支部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针对支部存在的问题发表一些浅薄的看法,并提出一些我的个人建议仅供参考,不妥之处,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问题一:党支部组织生活流于形式,收效甚微。虽然每个月都有召开一次定期的党支部生活会,但很多时候都只是一个形式而已,走过场,并不能达到实质性的效应。开展党员教育活动,找几篇报刊、杂志上的文章读一读,党员有没有听进去,听进去多少,效果如何就不管了,把教育活动单纯当成了任务。迟到缺席常常发生,经常讨论无人发言,气氛沉闷,更有甚者还把生活会当成午休,趴在桌上睡起了大觉。就算讨论,经常也是停留在表面,并没有透过现象去抓住事物的本质,谈到关键问题不能严肃对待,嘻嘻哈哈,态度不够端正,行为不够检点,有待改正和提高。
问题二:党支部侧重理论学习,实践匮乏。党支部集体学习几乎都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的学习,这方面的学习是不可缺少而十分必要的,思想上的升华,觉悟上的提高,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党和国家,并审时度势,做出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决定,但是没有了实践作基础的学习,只能是一潭死水、纸上谈兵,缺乏实干精神,当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就可能束手无策,无从下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在实践基础上的学习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才能真正运用于实践中开花结果,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做贡献。
问题三:党支部活动侧重党内、少涉党外。开展党的活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凝聚人心,集聚人才,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党组织的影响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但是党支部一般都把活动空间封闭在支部党员中,缺少与党外群众的沟通和联系。党的建设应该深入到群众中去,联系群众,贴近群众。
问题四:支部党员的民主意识薄弱,有待增强。每次表决的时候都没有经过慎重思考和深入考虑,不明白自己的立场和看法,却举手表态,结果都是一致通过。对入党积极分子也没有去了解和探讨,对即将转正的预备党员也是不够慎重,民主意识薄弱,令人堪忧。自我批评也是轻描淡写,泛泛而论,点的问题谁都能对上,批评与不批评没有什么两样。对支部存在的问题不敢认真开展批评,达不到解决自身问题的目的。
要知道,党支部是党组织的细胞,是党的组织体系中最基层的一级组织,其基础地位和战斗堡垒作用十分突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其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心和基础,抓好党支部建设对于更好地履行党政职能、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树立良好形象至关重要。近一年多来,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08级党支部的建设,取得了新的明显进步,但党支部建设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亟待引起重视和解决。就此,下面我想提几点建议抛砖引玉。
建议一:突出重点,提高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过好组织生活,是加强党支部建设的重点,是确保党员接受组织教育和监督的根本措施,必须认真落实。要确保组织生活按要求及时开展。要采取切实措施,保证组织生活时间上不被挤占,内容上不丢项目,落实上不走过场。要努力提高党组织生活的质量。要加强督促检查,进一步完善组织生活制度。逐步解决过组织生活不严肃、坚持不经常,重表象,轻质量等问题,完善组织生活制度。
建议二:党支部学习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实践的基础上学习理论,在理论的指导下参与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组织生活可以走出会议室,走出学校,深入社区、企业、文化古迹等地方,深入群众,走进企业,流连古迹,才实践出真知,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思想得到升华,灵魂得到洗礼。
建议三:党支部活动要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高校党支部要加强与周围的同学沟通和交流。要把非党员吸引到党支部活动中来,尤其是入党积极分子,这是我们支部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和联系群众工作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及时了解同学的思想动态及燃眉之急,必要时给予援助和鼓励,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
建议四:支部党员要切实增强民主意识,尊重和慎用自己的发言权和表决权。要下决心提高民主评议党员、小组生活会的质量,解决好党内批评难的问题,在党员队伍中形成讲党性、讲原则的良好氛围,保证正常健康的党内关系。表决前要充分论证和讨论,切忌“一刀切”,真正做到民主,并以实际行动发扬民主,弘扬民主精神。
创先争优,你我通行。总之,只要充分地认识到我们支部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去发现和改正它,我们的支部才会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有生命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