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寻找、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
——读《幸福的方法》有感
华南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 08日语
200830570036 莫倩怡
幸福是什么?为什么要追寻幸福?
泰勒博士在书中表示,在美国,抑郁症的患病率比起20世纪60年代高出了10倍,而抑郁症的发病年龄也从60年代的29.5岁下降到今天的14.5岁。最近一项调查也表明,将近45%的美国大学生因抑郁而影响到了正常的社会生活。而很多国家也正在步美国的后尘。1957年,英国有52%的人表示自己感到非常的幸福;到2005年,只剩下了36%了。而在这段时间里,英国国民平均收入提高了3倍。中国的经济发展异常迅猛,而与此同时,儿童和成年人焦虑和抑郁症的患病率也在上升。根据中国卫生部的报告:“我们国家儿童和青少年的精神卫生状况的确令人担忧。”
虽然研究如何获得幸福的热情和实践在世界各地从未停止过,但是当今社会中,对积极心理学的需求却从未像今天这般迫切。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让人满足,能让人身心健康、快乐地生活。那么,为什么要追寻幸福?就是为了身心健康、快乐地生活。
什么是幸福?财富?“成功”?
财富。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很多人认为,财富越多,人就会越幸福。所以很多人一味地追求财富,在积累了很多的财富以后,才发现自己并不幸福。而且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很多东西都失去或者是错过了,错过了儿女的成长,错过了对父母的尽孝,错过了与伴侣的美好时光;甚至有的是落下妻离子散、众叛亲离的下场。虽然到了晚年,坐拥巨额财富,而每天愁眉苦脸、孤独寂寞、进而郁郁而终。财富等于幸福?不,不是的。
“成功”。什么是成功?很多人认为一个有地位、权利、财富的人,就是一个成功人士。其实那只是对成功片面的、浅薄的理解。与追求财富的过程一样,追求这样的一种“成功”,伴随的代价也是巨大的。这样的“成功”等于幸福?不,不是的。
积极寻找、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
什么样的幸福是属于自己的幸福?泰勒博士在书中提到几种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的方法。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理清真实的自己,明白清楚自己所需要的;进行极限想象,一个事物到了尽头,得到的是一个怎么样的结果,衡量这个结果是不是自己的幸福,如果不是就另立目标;为自己创造幸福的规律,给自己打幸福强心剂。
记录生活的点滴。不是每个人都是伟人,不是每个人的生活都是轰轰烈烈、大起大落的。我们的生命很普通,我们的生活很平凡。所以我们要需要的幸福也是很平凡的。或许幸福就是能喝杯好酒,品口好茶;就是身边没有烦心的事,也没有烦心的人;就是每天早晨有一杯热牛奶和两只鸡蛋,晚上睡前有一碗八宝粥 。所以,每天用笔记录下生活的点滴,看那些事情是可以让你感觉到满足的,这种满足就是幸福。
想起看过的一个故事:
一个自认为很不幸福的女孩又与母亲吵了一架,母亲赌气叫她出去,不要再回家了。于是,女孩摔门而去。天,灰暗灰暗的,女孩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忽然,前方有一个面摊,女孩走上前去,她本想买一碗馄饨的,但当她掏钱时才发现,原来出门时忘了带钱,而她肚子又饿,又不能回家,所以迟迟不愿离去。面摊的主人是一位好心肠的老婆婆,她见此情景,不禁心生同情。她对女孩说:“我请你碗馄饨吧?”……刚吃了几口,女孩泪如雨下,当她得知事情原委后,老婆婆问道:“我仅请你吃了碗馄饨,你就感动得泪如雨下,而你的父母亲为你做了多少顿饭啊?你有因此而感动过吗?”女孩楞住了。当女孩急忙赶回家时,她看到母亲正焦急地在楼下四处张望……看见了女孩,母亲松了一口气,赶紧过来拉着她的手说:“饭已经做好了,正等着你回来吃呢!快点,不然凉了对胃不好……”女孩又一次眼睫于盈,她终于明白了,原来幸福一直都在她的身边。只是她一直没有感觉到而已。
幸福是感恩,幸福是生活中点滴的感悟。当雪灾来临时,我生在南方的广州,我真幸福;当汶川地震时,我生在少地震带的地区,我真幸福;南方水灾时,洪水没有侵占我的家园,我真幸福;“7•23”动车事故发生时,我还活着,我真幸福……幸福就是对生活的感悟,对生活的感恩。有了这样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每个人无时无刻都被幸福所包围着。感谢父母赐予了我的生命,我可以看到这个千姿百态的世界;感谢我拥有健全的身体,使我行动自如;感谢国家、感谢社会、感谢这个和平的年代,使我可以快乐地工作……
幸福就是可以实现自我价值,达到自我目标。很多人认为实现自我价值是跟拥有较大的成就划等号,其实不然。要想实现自我人生价值,首先要开展内心对话,自己向自己敞开心扉,倾听自己内在的冲动的声音,了解真实的自己:我是什么样的人,我有什么样的情绪倾向,我要向何处去,我的人生使命和责任是什么,我有什么优点和缺点等等。把自己看清楚弄明白,发现在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你,无条件的接受属于你自己的一切,你才能够找到你的人生价值,然后再去实现你的人生价值。也就是说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必须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和人生目标。每承担一次责任,就是一次人生价值的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是通过一点一滴的生命积累实现的。
幸福还需要创造规律,打强心剂。一种关于规律的说法就是,它们会影响人们的创造性和自然,特别是内在的规律,好像固定和伴侣约会,或是艺术性的规律。事实上,如果我们不把活动变为规律,无论是在健身房运动,和家人相聚,还是阅读,我们就永远不会去尝试它们,结果不是顺其自然,而是我们变得很被动(让自己的精力和时间被他人所用)。在一个有体系、有规律的生活中,我们可以妥善的安排时间,可以有时间去活的自然,更重要的是,我们甚至可以把自然也变为一种规律,比如说,在约会时自然的发展等等。幸福强心剂可以启发并且激活我们,它是一个有激发性的东西。对于那个单身父母来说,他的强心剂可以是周末与孩子共处的时刻。这种力量可以带着他度过一周,让他在每天早上起来时感到一种使命感。同样,强心剂还可以给他活力,让他在工作上表现得更加出色。而对于那个毕业生来说,每周两小时做社区服务,加上每周和朋友相处一次,可以帮助他快乐地度过那时长两年的乏味工作。
幸福的感悟。
伊壁鸠鲁说:“幸福生活是我们天生的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标乃是得到快乐。”
幸福靠自己品味,正如痛苦需要自己咀嚼。鞋子穿得舒不舒服,只有脚知道,幸福同样如此。
幸福需要创造,幸福里没有等待,也没有给予。幸福是辛勤与汗水的凝聚。没有付出的艰辛,就不会有收获的甘甜。没有淋漓的汗水,就不会有累累的果实。
接受了生活,你就感悟了幸福。厌倦了生活,你就远离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