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寻找身边的幸福——《幸福的方法》读后感(2009级本科生党支部范梦茹)
发布时间:2011-09-15
访问量:
54
     《幸福的方法》读后感
                                            09日语  范梦茹
   我以最开放的心态阅读完了《幸福的方法》,她让我感到我的人生更充实,身心更统一,当然,我觉得自己更幸福了。
   下面我就要来谈谈《幸福的方法》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无穷的精神力量。
一、 幸福是什么?(A.关于习惯)
   自从上了大学以后,我发现,当你想要确立一个习惯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就像作者所说的“学习新方法,建立新的习惯,或者打破旧的习惯甚至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困难,所以绝大多数个人和组织的改变尝试都以失败告终。”“人们一般抵制建立习惯性行为的原因,常常是觉得他们会限制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果我们不把活动变为习惯和规律,我们通常永远不会再去尝试它们,结果往往不是顺其自然,而是让我们变成被动地生活——任凭自己的精力和时间被他人的需要所占用。”其实,于现在的我看来,我们通常把“任凭自己的精力和时间被他人的需要所占用”这一种现象看成是无法改变的客观规律。事实上,我们所谓的这种“客观规律”不不像是“地球绕着太阳转”这样的永恒不变的规律。很多时候,这种客观并不真实,或是说并不真正客观。他也经常会因为别人或我们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而改变。所以说有时候我们硬要把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客观化时,这仅仅单纯是我们在逃避某些问题时为自己找寻的出路,这是一个借口,有点自欺欺人的感觉了。我想是我们不够坚定,对于自己想要形成的习惯不那么执着,甚至有所畏惧。习惯是很美好的,因为我个人就有一些坚持了很久的习惯,这些日常规律在无形中让我变得更富创意,并且可以让更好地发挥自主性。
(B.心存感激)
  首先,我要感激我大学的班主任老师。记得大一那年,感恩节那天,老师一上课就对我们说,让我们闭上双眼3分钟,在心里默默地感谢所有你认为应该感谢的人。那一次是我第一次那么认真地感谢了我的父母,亲人朋友们,也是因为老师,我突然意识到原来心存感激是一件那么幸福且又温暖的事情。
  作者说每天记下五件你认为值得感激的事情。之前都没有尝试着做过,不能为自己找借口,我希望自己每天入睡前,能够真正地发自内心地感谢这一整天为我带来幸福快乐感的值得感激的人和事。
二、 四种人生模式
  作者把四个汉堡类型分为四种人生模式。我想针对第一种“忙碌奔波型”谈谈自己的想法。
  “忙碌奔波型”看到这里,我很庆幸自己不是持有“忙碌奔波型”这种消极观念的人。绝大部分人像我一样,应该是一不小心,就容易与“忙碌奔波型”这一型号对号入座了吧。
   我对学习、生活抱有极大的热情,我能够完全享受地投入到我的学习与生活当中。确实,这最主要的原因是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影响。我从小很多事情都是靠自己自觉的,父母亲从来不给我压力,让我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忙碌奔波型”的人是不断地被别人或者是自己给予一定的目标,然后不断的努力去实现。“一旦目标实现,就会开心快乐”仿佛成为了他们的人生座右铭似的,也许没有了目标,他们就完全没有前进的动力了吧。作者认为“忙碌奔波型”的这种“一旦目标实现,就会开心快乐”是他们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其实我认为这种观念是没有错误的,问题的根本是你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你是感到快乐的还是痛苦的。当然,我也认为如果我有一个目标,然后一旦达成我会感到快乐,我会觉得我的人生很充实,且这就是我想要的人生。但是,我现在最希望的就是,把我的专业日语学好,然后能够顺利考上研究生,博士。当一名出色的大学教师。我在学习我的专业课的时候,我是抱有浓厚的兴趣去学习,去求知的。在这个过程中,我并不觉得辛苦,我不会逼迫自己做不喜欢做的事情,例如为了考试开夜车,为了完成任务而不惜一切代价,甚至做一些违背良知的事情。我永远都不会做,因为我知道这样我会觉得很空虚,不快乐,不是真正地自己。如果都不能做一个真实的自己,谈什么幸福呢。
   我喜欢所以我才做,才会努力完成它,比起享受美好的结果,我更享受这其中的过程,只有这样的过程,在以后回想起来的时候,会让我们的嘴角上扬,在和我们的孩子们诉说的时候,他们会用很钦佩的眼神望着 你,给予你肯定。这样的我们才能感受到真实的幸福感,满足而快乐。
   结果变得不是最初想象的那么重要了。因为幸福不是一种解脱的快乐,不停地从一个目标奔向另一个目标只会让自己更辛苦而丝毫感觉不到充实的幸福感。
三、 追寻幸福
   道德家们常说:幸福难求。唯有不明智的追寻,幸福才会遥不可及。蒙特卡洛城的赌徒们追求财富,而多数人却输掉钱财,而有人以另外的途径常常获得财富。追求幸福亦如此。如果你想沉溺于酒精,以获得幸福感,那只能暂时忘记烦忧。伊壁鸠鲁仅和同道者一起生活,且只吃干面包,也是他追求幸福的途径。在这方面,他是成功的,但这导致他体弱多病。而多数人需要旺盛的精力,这样追求快乐过于抽象,且操作性不强。但是,我想,除传奇人物和英雄人物外,无论你以何种准则来生活,都不应与幸福背道而驰。
   我试着观察身边那些所谓的幸福男女,就会发现他们的相似之处。其中一点尤为重要:在多数情况下,生活本身是一种乐趣,借此可达成愿望。那些天生喜爱孩子的女人,能从相夫教子中得到快乐。艺术家,作家和科学家能够从工作的成就中获得快感。不过,还有很多低层次的幸福。诸如,在城里工作的很多人,到了周末,就在自家庭院里劳动,春天来临之时,就可以全身心地享受劳动带来的如画风景。
在我看来,过去人们把幸福过于严肃化。以往,人们认为,要想拥有幸福,就必须拥有自己的生活原则或者宗教信仰。那些人认为自己的不快乐是源于低级理论,觉得唯有拥有一种较好的生活理论,它们的生活才会重焕生机,就像生病需要吃补药一样。但是,正常情况下,健康人不应以吃补药为生,不应把拥有理论作为生活幸福与否的标准。真正的幸福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我认为假如一个事业有成的男人体贴妻子,爱护儿女,并时时刻刻满脸微笑,即使他们的生活原则糟糕透顶,他也是个快乐之人。相反假如厌烦妻子,厌恶孩子的吵闹,怯于工作,整天巴望着日子快快溜走,那他就需要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改变饮食习惯,多运动等等,而不是新的生活理论。
下面是我看完这本书,总结出来的
种植幸福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坚定信念。积极迎接每一天,并始终如一。宽以待人,这将使我们日渐成熟。要及时解除忧虑,否则它将快速滋生蔓延,并避免绝望萦绕心头。必要时,以希望来滋养失望,郁闷或兴奋时,多一点冷静。愧疚和沮丧会使我的意志衰退,驱除它们,并经常以昨日的幸福时光鼓舞自己。
第二步:挖掘、收割、筛选,从过去汲取经验。你会慢慢长大,而且日趋成熟,珍惜今天!有计划、有目的地去思考,收拾好行囊,奔赴明天。
第三步:谨记,悲伤是天然的掠夺者,因此我要学会忍受损失。用祈祷护卫你的心灵,以便掌控自我。批评与抱怨是毒瘤,要根除它们。无论身处何方,要心怀爱心,因为“欢乐”、“爱”与“微笑”总会渐渐地蔓延四方。尽管生命的旅途充满荆棘,但还要笑对生活……我要为今天所拥有的一切心存感激。
   有种庸俗的理论认为,人即是动物,多数情况下,他的幸福与其说取决于思想状况,不如说取决于他的身体状况。对此,我很理解。但我确信,对于不幸福的人来说,与其把新的理论看作自己的幸福之源,倒不如在日日慢跑三公里中追寻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