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通知公告
学术活动
寻找身边的幸福——《幸福的方法》读后感(2009级本科生党支部李广正)
《幸福的方法》读后感
幸福是自己内心的一种感受,我从来就没有想过幸福有哪些方法,只知道幸福的感觉来之不易而又稍纵即逝。以前曾听过:“能享受瞬间的快乐,便是幸福。”但很多人都总觉得自己幸福不起来,自己的欲望始终难以满足。我也不懂得什么算是幸福,也没想过用什么方法来获得幸福,读了泰勒•本-沙哈尔博士的《幸福的方法》,从他的积极心理学中学到了如何去积极感受幸福。
从泰勒的积极心理学中,我想到了一句:生活本来并不缺少幸福,只是缺少感受幸福的心。其实幸福不幸福,都是人内在的感觉。越来越多人重视幸福感,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人们追求的东西多了,自己的欲望也越来越难以满足。追逐财富者一生只为赚钱,追逐名利者始终向往着权势,但忽略了过程,最终即使达到了目的,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份兴奋或是快乐,更别说找到了幸福感。
《幸福的方法》一书旨在帮人了解幸福,但是追求幸福始终是行动上的事,如果看了没有思考,没有把积极的心理用于实际生活中,那么也形同只看了一本简单的小说。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确实回忆了很多过去的事,反思了很多。在回忆中的事,总感觉自己做过的很多事都很无谓,有时候也笑叹自己的傻,这也算是人之常情吧。但回想起来,过去很多的不开心,也只是自己心底的感受,对外界没有改变反而是令自己烦闷,如果能积极点看开点,或许自己也能改变很多事。
我也不认为自己只是睡在虚幻中的人,我也能享受属于自己的快乐。作为农民的儿子,我从小也吃过苦头,家里也一直有过不少辛酸事。我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幻想着各种事,常常也能享受自娱自乐的满足。读书求学让我有机会离开家乡,踏上城市。我记得初中有一次上课讨论到幸福这个话题,老师在班里做过一次调查,老师问班里谁感觉到自己是幸福的,我想了想,带着微笑举手了。本来我还以为班上大部分人都会举手的,但是老师数了数,班上举手的连五个人都不到。我也奇怪,不明白为什么其他人都没有幸福感。我的幸福绝不是同于其他人,来自于优越的家庭,而是来自于家人的团结和关爱。幸福是自己内心的感受,金钱也强求不来,如果做任何事都能积极地面对,积极地去体会,我想很多人都应该会找到自己心底的幸福感。
以前也常常羡慕周围很多人,能到常常旅游,到不同的地方玩,或是能轻易得到他们想要的玩具或者各类时尚物品。常常就想,他们多幸福啊,而其实,那只是不同的人生而已。如果说他们如何幸福,或许他们听到了也会颤抖着,苦笑地发愣。其实生活上很多人也常常讨论很多关于幸福的话题,但是大部分人都只是在说自己的苦,说自己和幸福沾不上边。现在这个社会,人们追求的东西多了,对获得幸福的标准也提高了,心里幸福不起来,哪怕真的感觉到幸福了,也少有人能真正地去享受去体会。忧虑太多,不安太多,不懂幸福也渐渐成为一种病。任何人都应该积极地面对世界,用积极的心理去面对周围的人和事。
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心理,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泰勒说的幸福并不取决于我们得到了什么身处何种境地,而是取决于我们选择用什么样的视角去看待。很多人拥有很多财富,能做很多想做的事,但是也不见得就一定幸福;很多人过着贫苦的生活,常常遭人冷眼,但是也能感受生活中的乐趣,体会到幸福。我认为幸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幸福并不是在别人眼里看到的那样,幸福只在于自己怎么去想,怎么去看待问题。或许普遍人都认为有钱人过得幸福,但幸福或不幸福,也只有本人才知道。幸福是一种心境,与权利和地位没有绝对的联系,每个人都可以在生活中体会到幸福,关键还是用怎样的心态来看待生活中的各种事。
如何获得幸福,还应看自己定义的幸福是怎样的标准。现代社会渐渐赐予我们紧张紧迫的生活,需要面对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作为学生,虽然还没真正踏出社会,但也能在各种与社会接触的工作和实践中体会到社会的现实和压迫感。似乎会越来越觉得自己能力不够,要做更多的事来弥补自己的不足,牺牲了自己娱乐和睡眠的时间,但没能好好管理时间,辛苦忙碌了一天下来也并没有找到充实感,难以体会到自己收获了些什么。有时候回想起来,感觉自己做事情有点盲目不知方向的感觉。泰勒教我们要学会简单生活,学会做更多正确的、重要的事情。幸福是过程而非结果,想想以前做过的事,其实无论成功失败,我都曾经历了过程,收获了不一样的感受。成功与否,也是相对的,或许我们所做的某些事在他人眼中并不算成功的,但在我们自己内心,是一份独特经历,可以算是个人的成功。能不能感受到幸福,也要看自己怎么去想。想起乔布斯曾说的:“勇敢地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如果真能做到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积极地面对生活,幸福其实并不遥远。
我很赞同书中说的幸福是快乐和意义的交集这一点,毕淑敏也曾说过幸福是一种意义和快乐的结合。快乐是简单的,但意义的寻求需要有一个追求和经历。意义实现的前提是自己能给自己一个目标,为着这个目标而去努力,去尽心付出,无论结果如何,回过头看,都会觉得过程是不凡的。如果能够带着快乐去感受这么一个过程,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找到意义,自然地也就能体会到幸福的滋味。回想起高三备考的那段岁月,我还清晰记得那种的紧张的学习和紧迫的生活节奏。每天都似乎是固定的学习,同样的知识反复地学习反复地记忆,总给人苦闷的感觉。但那时候是有寄托的,有目标的,带着梦想而去奋斗,感觉所做过的任何一件事都是一个通往未来的铺垫。无论花费多少时间多少精力都是值得的,带着充实感,微笑地面对每天的繁忙。整个高三都是踏实地过,因为那时目标明确。那时也有同学因承受不了压力而在高考前退学的,或许是他们在整个备考过程中并没有明确好自己的目标,感受不了忙碌的意义。和我一起奋斗的那些同学,大家一起回想起来,都感觉那时候的自己最充实。
泰勒概况的幸福包括快乐学习、开心工作和美满婚姻。作为学生,能够做到快乐学习也关乎到自己现在和未来的幸福。我认为做学生是快乐的,我也爱好学习,但是上大学以来接触的事情比以前更多更广,要兼顾学习和实践,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有时候也会有措手不及的感觉。似乎做再多的事也难以找回像高三那时候那样的充实感,没有明确的目标就难以发现意义所在。泰勒书中的各种观点,让我懂得反思自己,他并不能把快乐就给到我手中,但是教育我从不同的角度积极地去看待学习和工作。我应该好好珍惜学生时代,通过学习知识,了解世界,努力去追求让自己快乐和有意义的事。如果能快乐学习,不仅能把学习做得更好,而且也会更自信地看待自己,对未来更有信心,自己的脚步也会更踏实。快乐学习,开心工作,美满婚姻,我想这需要我们表达自己内心的爱,对学习,对工作,对朋友,对家人的爱,让热爱持久并带给自己幸福。
个人看待生活的视角和心态,都关乎到自己能否感受到幸福。其实如果我们能换一个角度看问题,积极地看待生活、学习和工作,幸福并不遥远。看过太多介绍幸福的文章,但是能否真正影响到自己,还是看自己如何去思考。幸福的方法,也只是方法,如果不能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也就像是简单地阅读了心灵鸡汤,幸福不会主动出现在自己眼前。幸福的方法,其实是自己内心想法的改变,我需要用一种更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事。
人生像一场旅行,而沿途的风景是旅行中重要的过程,欣赏风景的心情比到达终点时的兴奋更持久。幸福从来就不缺少,只是我们没有真正用心去体会,缺少的是我们感受幸福的心。别人不可能把幸福放在我们手上,幸福也不会自己跑到我们面前,等着我们拥抱,而我们应该积极地去寻求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幸福感。
外国语学院
09英语1班
李广正
2011.8.12
幸福是自己内心的一种感受,我从来就没有想过幸福有哪些方法,只知道幸福的感觉来之不易而又稍纵即逝。以前曾听过:“能享受瞬间的快乐,便是幸福。”但很多人都总觉得自己幸福不起来,自己的欲望始终难以满足。我也不懂得什么算是幸福,也没想过用什么方法来获得幸福,读了泰勒•本-沙哈尔博士的《幸福的方法》,从他的积极心理学中学到了如何去积极感受幸福。
从泰勒的积极心理学中,我想到了一句:生活本来并不缺少幸福,只是缺少感受幸福的心。其实幸福不幸福,都是人内在的感觉。越来越多人重视幸福感,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人们追求的东西多了,自己的欲望也越来越难以满足。追逐财富者一生只为赚钱,追逐名利者始终向往着权势,但忽略了过程,最终即使达到了目的,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份兴奋或是快乐,更别说找到了幸福感。
《幸福的方法》一书旨在帮人了解幸福,但是追求幸福始终是行动上的事,如果看了没有思考,没有把积极的心理用于实际生活中,那么也形同只看了一本简单的小说。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确实回忆了很多过去的事,反思了很多。在回忆中的事,总感觉自己做过的很多事都很无谓,有时候也笑叹自己的傻,这也算是人之常情吧。但回想起来,过去很多的不开心,也只是自己心底的感受,对外界没有改变反而是令自己烦闷,如果能积极点看开点,或许自己也能改变很多事。
我也不认为自己只是睡在虚幻中的人,我也能享受属于自己的快乐。作为农民的儿子,我从小也吃过苦头,家里也一直有过不少辛酸事。我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幻想着各种事,常常也能享受自娱自乐的满足。读书求学让我有机会离开家乡,踏上城市。我记得初中有一次上课讨论到幸福这个话题,老师在班里做过一次调查,老师问班里谁感觉到自己是幸福的,我想了想,带着微笑举手了。本来我还以为班上大部分人都会举手的,但是老师数了数,班上举手的连五个人都不到。我也奇怪,不明白为什么其他人都没有幸福感。我的幸福绝不是同于其他人,来自于优越的家庭,而是来自于家人的团结和关爱。幸福是自己内心的感受,金钱也强求不来,如果做任何事都能积极地面对,积极地去体会,我想很多人都应该会找到自己心底的幸福感。
以前也常常羡慕周围很多人,能到常常旅游,到不同的地方玩,或是能轻易得到他们想要的玩具或者各类时尚物品。常常就想,他们多幸福啊,而其实,那只是不同的人生而已。如果说他们如何幸福,或许他们听到了也会颤抖着,苦笑地发愣。其实生活上很多人也常常讨论很多关于幸福的话题,但是大部分人都只是在说自己的苦,说自己和幸福沾不上边。现在这个社会,人们追求的东西多了,对获得幸福的标准也提高了,心里幸福不起来,哪怕真的感觉到幸福了,也少有人能真正地去享受去体会。忧虑太多,不安太多,不懂幸福也渐渐成为一种病。任何人都应该积极地面对世界,用积极的心理去面对周围的人和事。
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心理,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泰勒说的幸福并不取决于我们得到了什么身处何种境地,而是取决于我们选择用什么样的视角去看待。很多人拥有很多财富,能做很多想做的事,但是也不见得就一定幸福;很多人过着贫苦的生活,常常遭人冷眼,但是也能感受生活中的乐趣,体会到幸福。我认为幸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幸福并不是在别人眼里看到的那样,幸福只在于自己怎么去想,怎么去看待问题。或许普遍人都认为有钱人过得幸福,但幸福或不幸福,也只有本人才知道。幸福是一种心境,与权利和地位没有绝对的联系,每个人都可以在生活中体会到幸福,关键还是用怎样的心态来看待生活中的各种事。
如何获得幸福,还应看自己定义的幸福是怎样的标准。现代社会渐渐赐予我们紧张紧迫的生活,需要面对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作为学生,虽然还没真正踏出社会,但也能在各种与社会接触的工作和实践中体会到社会的现实和压迫感。似乎会越来越觉得自己能力不够,要做更多的事来弥补自己的不足,牺牲了自己娱乐和睡眠的时间,但没能好好管理时间,辛苦忙碌了一天下来也并没有找到充实感,难以体会到自己收获了些什么。有时候回想起来,感觉自己做事情有点盲目不知方向的感觉。泰勒教我们要学会简单生活,学会做更多正确的、重要的事情。幸福是过程而非结果,想想以前做过的事,其实无论成功失败,我都曾经历了过程,收获了不一样的感受。成功与否,也是相对的,或许我们所做的某些事在他人眼中并不算成功的,但在我们自己内心,是一份独特经历,可以算是个人的成功。能不能感受到幸福,也要看自己怎么去想。想起乔布斯曾说的:“勇敢地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如果真能做到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积极地面对生活,幸福其实并不遥远。
我很赞同书中说的幸福是快乐和意义的交集这一点,毕淑敏也曾说过幸福是一种意义和快乐的结合。快乐是简单的,但意义的寻求需要有一个追求和经历。意义实现的前提是自己能给自己一个目标,为着这个目标而去努力,去尽心付出,无论结果如何,回过头看,都会觉得过程是不凡的。如果能够带着快乐去感受这么一个过程,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找到意义,自然地也就能体会到幸福的滋味。回想起高三备考的那段岁月,我还清晰记得那种的紧张的学习和紧迫的生活节奏。每天都似乎是固定的学习,同样的知识反复地学习反复地记忆,总给人苦闷的感觉。但那时候是有寄托的,有目标的,带着梦想而去奋斗,感觉所做过的任何一件事都是一个通往未来的铺垫。无论花费多少时间多少精力都是值得的,带着充实感,微笑地面对每天的繁忙。整个高三都是踏实地过,因为那时目标明确。那时也有同学因承受不了压力而在高考前退学的,或许是他们在整个备考过程中并没有明确好自己的目标,感受不了忙碌的意义。和我一起奋斗的那些同学,大家一起回想起来,都感觉那时候的自己最充实。
泰勒概况的幸福包括快乐学习、开心工作和美满婚姻。作为学生,能够做到快乐学习也关乎到自己现在和未来的幸福。我认为做学生是快乐的,我也爱好学习,但是上大学以来接触的事情比以前更多更广,要兼顾学习和实践,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有时候也会有措手不及的感觉。似乎做再多的事也难以找回像高三那时候那样的充实感,没有明确的目标就难以发现意义所在。泰勒书中的各种观点,让我懂得反思自己,他并不能把快乐就给到我手中,但是教育我从不同的角度积极地去看待学习和工作。我应该好好珍惜学生时代,通过学习知识,了解世界,努力去追求让自己快乐和有意义的事。如果能快乐学习,不仅能把学习做得更好,而且也会更自信地看待自己,对未来更有信心,自己的脚步也会更踏实。快乐学习,开心工作,美满婚姻,我想这需要我们表达自己内心的爱,对学习,对工作,对朋友,对家人的爱,让热爱持久并带给自己幸福。
个人看待生活的视角和心态,都关乎到自己能否感受到幸福。其实如果我们能换一个角度看问题,积极地看待生活、学习和工作,幸福并不遥远。看过太多介绍幸福的文章,但是能否真正影响到自己,还是看自己如何去思考。幸福的方法,也只是方法,如果不能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也就像是简单地阅读了心灵鸡汤,幸福不会主动出现在自己眼前。幸福的方法,其实是自己内心想法的改变,我需要用一种更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事。
人生像一场旅行,而沿途的风景是旅行中重要的过程,欣赏风景的心情比到达终点时的兴奋更持久。幸福从来就不缺少,只是我们没有真正用心去体会,缺少的是我们感受幸福的心。别人不可能把幸福放在我们手上,幸福也不会自己跑到我们面前,等着我们拥抱,而我们应该积极地去寻求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幸福感。
外国语学院
09英语1班
李广正
201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