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方法》读书报告
200930561293周未月
幸福,这是一种让人感到愉悦、满足、宽慰的感觉。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有享受幸福的权利,但这种简单的快乐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所以,我觉得,确实,追求幸福是有方法的。是人与生俱来的追求,是人类文化中的共同价值观。连《安妮日记》的作者,那么小的安妮-弗兰克都说“生活本身的目的就是幸福,追求幸福让众生殊途同归”。但是,有多少人认为是幸福而不是金钱或者成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呢?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认为自己是幸福的呢?
作为外国语学生党支部的成员,这个暑假有幸能看一看支部推荐的书《幸福的方法》,广东省省委书记汪洋同志也强力推荐,它被各地翻译者译成16 种文字在全球近20个国家和地区出版发行,同时美国公共广播电台(NPR)、美国有限新闻网(CNN)、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纽约时报》和《波士顿环球报》等全球数十家著名媒体也对该书作者进行了专访和追踪报道。我相信这一定是一本相当有人生深度有思考价值有非凡意义并且不可多得的著作。
《幸福的方法》被列为哈佛大学排名第一的课程,它是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人生导师泰勒•本-沙博士(Tal Ben-Shahar,Ph.D.)写的,泰勒博士是哈佛大学的优秀毕业生,他同时拥有心理学硕士、哲学和组织行为学博士学位。他所开设的“积极心理学”和“领袖心理学”,被哈佛学生们推选为最受欢迎率排名第一和第三的课程。选修这两门课程的哈佛学生超过了总人数的20%,这是多么大的一个比例啊,更让人赞叹的是其中23%的听课者向学校教学委员会反映:这两门课程“改变了他们的一生”。因此泰勒博士在哈佛学生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受到学生们的爱戴与敬仰,被誉为“最受欢迎讲师”和“人生导师”。
于是我开始了我的了解幸福真相、探索幸福秘密的旅程。
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科技迅猛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真的是在蒸蒸日上,温饱早已不是问题,各种轿车楼房、服装电器不断更新换代。按理说,这样的生活条件肯定能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自然也一定会感到处处充满幸福。但是,抑郁症不断困扰着人们,自杀率也不断上升,这些残酷的事实让人着实感到费解,然而仔细想想,这也许就是因为当代人们的精神食粮严重不足。物质上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精神上的缺失。金钱至上的观念,让人们不惜放弃多姿多彩的生活,拼了命的读书考证,不管兴趣在不在也要挤进大公司接大项目,没日没夜的工作,完成这个项目后又有新的等着。这样的人生,得到的只剩下钱,但钱能真正彻头彻尾的给你全方位的幸福感么?
我们想要得到幸福,那必须好好问问自己:你幸福么?你知道什么是幸福么?我突然觉得这是一个很深奥的问题,一时还回答不上来。每个人对幸福可能都有着自己的理解。但是无论如何理解,人们对幸福的追求都是不曾改变的。对于幸福,我感觉它是那么的遥远又那么临近,是那么 的难得又那么简单,我天天渴望得到它,但却不知道幸福就在自己的身边,悄悄的来,悄悄的走,如风,如光,靠近自己却不知去体会,远离自己却不知道去挽留。这种微妙的感觉让我很想从书中找出关于幸福准确的定义,但是读完全书后,也没有找到,虽然有些许失望,但仔细想来其实作者也无法对它下定义,因为如果幸福有个固定的解释的话,世界上的人们就会根据固定模式或者说公式去简单的创造幸福,或以那个定义来界定自己在不幸福的行列。即便大家都幸福了,那么它也因此成为一个终点,一旦达到了,对幸福的追求也就结束了。但现实中这个终点是不存在的,如果对定义产生误解的话就会很容易地产生消极的情绪或挫败感。读了这本书,我很深刻的认识到,幸福其实是一种感恩而积极的心态。我们永远可以更幸福,我们任何人都可以很幸福。
泰勒博士在书中用汉堡这一形象的模型,向我们展示了生活中的四类人。“忙碌奔波型”的人,他们牺牲眼前的幸福,而是追求未来的幸福。尽管他们在这奋斗的过程中并不快乐,但他们总在期盼实现目标时的成功感。“享乐主义型”注重的是眼前的快乐,却不为任何可能发生的负面后果而担忧。“虚无主义型”的人比较可悲,他们对生命已经丧失了希望和欲望,他们既不享受眼前的事物,对未来也没有任何期望。这种人只活在过去,被过去的事情深深影响着,跳不出阴影。而“幸福型”的人生是我们正在探讨的,眼前的幸福和未来的幸福是可以均衡的,也就是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即使有些痛苦或损失,但总体是积极的、快乐的。为了能成为幸福型的人,我们应该使现在的幸福和未来的幸福的统一起来,忽略了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不能让我们真正、完整地幸福。 把享受当前利益的快乐和享受未来利益的意义有机结合起来,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上通过全身心投入而得到酣畅淋漓的快乐,这时我们会发现即使是快乐这种瞬间性情绪也能通过这个有意义的过程而升华为幸福感。真正的幸福是人生整个阶段的一种状态,它并不需要一直高涨的情绪,也不是完全没有负面情绪的,而是经得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
对于我来说,幸福是可以追寻到的。
首先我觉得一定要保持一颗积极面对人生的心。生于世间,难免有许多不如意的事情,会有许多挫折和打击。但如果经常被积极的情绪所推动着,像欢乐和爱,很少被愤怒或内疚这些负面情绪所控制,那我们一定能够感受到幸福。快乐是常态,而痛苦都是小插曲。要想获得真正的幸福,我们必须明白无论我们遇到怎样的悲伤、考验还是波折,我们都应该为活着本身而感到由衷的快乐。其次,幸福还是去实现让我们从内心感到有意义的目标。这个目标必须是自发的,它是为了实现自我存在的意义,而不是为了去满足社会标准,或者迎合他人的期望。如果我们能够保持着这样一个健康乐观的心态,我相信不论事情是否顺利,都会在追寻和努力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幸福。
其次,我们要真实的面对自己,我们应该时常问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对什么真正感兴趣,最喜欢什么…当你明确自己的目标时,才会有一颗坚定的心,才会有努力去达成的愿景,才会有获取幸福的可能。当今社会有许许多多的诱惑,对于意志力薄弱的人来说他们无法避免跌入诱惑的圈套之中,但是对于一个理性面对真我的人来说一切都只不过是浮云,唯有内心深处的追求才是最终的目标。所以这样的人,能够专注的高效的做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并从中体验真正的幸福。
再者,我们必须明确金钱的地位和性质,它只是一种帮助我们更好的享受生活,激励我们更努力的去学习和工作,使我们成功和快乐的手段。我们人生的目标是追求和享受幸福,金钱只是一种途径,而如今许多人本末倒置,认为金钱高于一切,这就使有的人即使拥有财富、地位和名望,但内心仍然感受不到幸福。所以我们对待金钱应该持一种不畏不拒的态度,要学会拿得起和放得下。不能因为利益驱使,而忘记内心深处的真正追求,做出背离道德范围内的事。这样,贪官会少了,劳碌的人也会少了,反正,幸福的人会充满全世界。
最后,我认为,我们一定要懂得感恩和珍惜。人生是短暂的,即使科技进步,人们也就只能在这世上徘徊一百多年,与其烦闷犹豫的哀伤,不如面带微笑,心怀感激,接纳和包容他人,与世界为友与自然为友。同时我们应对生活充满希望,无论发生了什么,无论有什么伤心事,只要自己还活着就有希望,只要自己还有一颗炽热的心就有希望。生活的奇迹是自己创造的,人生的希望是自己点燃的,我相信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因为我的心里有爱有希望。
在读完《幸福的方法》这本书之后,真的让我对人生有了新的思考,让我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我不想再把“郁闷”啊“倒霉”啊,这类的词没事都挂在嘴边了,我觉得这是一种对自己不负责的行为。我觉得上天是公平的,让每一个人都拥有享受幸福的机会,我们也不要辜负自己,让自己生活得更幸福吧!